脩藻

xiū zǎo [ xiu zao]
繁体 修藻

词语释义

修饰文辞。

词语解释

  1. 修饰文辞。

    明 徐渭 《代贺张相公启》:“某叨奉抠趋,不胜踊跃,顾因遐远,徒切瞻依,肃共脩藻之仪,敬效食芹之献。”

引证解释

修饰文辞。

明徐渭《代贺张相公启》:“某叨奉抠趋,不胜踊跃,顾因遐远,徒切瞻依,肃共脩藻之仪,敬效食芹之献。”

汉字详情

xiū [xiu]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WHTE
五行:
仓颉: OLHB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攸( yōu)声。本义:干肉)

(2) 同本义(加姜桂等香料,捶制而成)

脩,脯也。——《说文》

三问皆脩。——《周礼·掌客》

取糗与腶脩。——《仪礼·有司彻》

枣栗段脩。——《礼记·昏义》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周礼·天官》

(3) 又如:脩脯(干肉);脩脡(即束脩,十条干肉)。又指用香料制成的干肉

析言之,则薄析曰辅,捶而施姜桂曰段脩。——《说文解字注》

(4) 指学生致教师的酬金

小儿跟随肄业,以房资作为脩金。——《镜花缘》

(5) 又如:脩脯(付给教师的酬金);脩金(送给老师的酬金)

(6) 通“羞”。美味的食品

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周礼·大宰》

脩,爵无数。——《礼记·乡饮酒义》

形容词

(1) 高;长

脩,长也。——《小尔雅》

四牡脩广。——《诗·小雅·六月》

颈脩七寸。——《礼记·投壶》

则及其大脩也。——《考工记·弓人》。注:“犹久也。”

朱儒问径天高于脩人。——《淮南子·说山》。注:“长人也。”

(2) 又如:脩垌(遥远的田野);脩眉(远山);脩路(长路;远道);脩途(长途,远路);脩隔(遥远而阻隔);脩久(长久);脩长(长远)

(3) 美好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屈原《离骚》

(4) 又如:脩名(美好的名声);脩美(美好);脩脩(修长美好貌);脩善(行善);脩态(美好的姿态)

动词

(1) 假借为“修”。兴建;兴修

郑人脩城。——《左传》

脩井也。——《易·象传》

(2) 又如:脩文(兴修文德);脩营(修建,营建);脩业(建立功业)

(3) 修理;整修

脩我长矛。——《诗·秦风·无衣》

脩我甲兵。

脩我矛戟。

(4) 又如:脩同(修通);脩完(修缮完备);脩奉(修缮供奉);脩理(端谨整饬;整理;整修)

(5) 治理

与其具脩。——《周礼·太宰》。注:“埽除粪洒。”

则为主睹懛除。——《周礼·山虞》。注:“治道路场坛。”

(6) 又如:脩平(治理);脩理(整治);脩复(整治而恢复之);脩领(犹言治理);脩缮(治理)

(7) 修养

聿脩厥德。——《诗·大雅·文王》

(8) 又如:脩己(自我修养);脩行(修养德行);脩洁,脩志(培养高尚的志向)

(9) 遵循 。如:脩正(遵循正道);脩古(遵循古道);脩奉(送循奉行);脩述(循守继述)

(10) 学习;研习

属脩士。——《荀子·礼论》。注:“士之进脩者,谓上上也。”

(11) 又如:脩习(学习;研习崇尚);脩学(研习学业;治学);脩荡(学习宣扬)

英文翻译

dried meat (used as teachers payment in ancient times)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u1 [客语拼音字汇] xiu1 [台湾四县腔] siu1 [宝安腔] siu1 [梅县腔] siu1 [客英字典] siu1 [陆丰腔] siu1
◎ 潮州话:思优1(收)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流平聲開口三等sĭəusiu/siou
zǎo [zao]
部首: 301
笔画: 19
五笔: AIKS
五行:
仓颉: TERD
四角: 441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2) 同本义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诗·鲁颂·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召南·采蘋》

(3) 又如: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时官吏绣在官服上的图案)

(4) 泛指水草

水中藻行交横。——苏轼《志林》

(5) 又如:藻川(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边泽草所开的花);金鱼藻;狸藻等

(6) 词藻,华丽的文辞

攦藻如春华。——班固《答宾戏》

(7) 又如:藻拔(文采出众);藻朗(文辞清明);藻咏(以华美文辞咏诵。指诗文而言);藻雅(文辞典雅)

(8) 文采

华藻繁缛。——曹植《七启》

(9) 又如:藻采(文采,辞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10) 通“璪”

天子玉藻。——《礼记·玉藻》

婴用一藻玉瘗。——《山海经·中山经》

形容词

(1) 华美

敷藻翰之陪鳃。——潘岳《射雉赋》

(2) 又如:藻仗(文彩华美的仪仗);藻幄(美丽的篷帐);藻翰(美丽的羽毛。比喻华丽的文辞);藻盖(华美的篷盖);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

动词

(1) 修饰文章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房玄龄《晋书》

(2) 又如:藻饰(把文章加以修改润色)

(3) 整理;装饰 。如:藻野(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藻井(旧时天花板上的一种雕花装饰处理)

英文翻译

splendid, magnificent; alga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海陆丰腔] cau5 [客英字典] cau5 zau3 [梅县腔]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晧上聲開口一等tsɑucaux/z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