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下垂体

nǎo xià chuí tǐ [nao xia chui ti]

词语释义

垂体(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sphenoid bone)中的蝶鞍(sella turcica)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cavernous sinus)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sphenoid sinus)及鼻咽(nasopharynx)。整个垂体大小约1.3x0.9x0.6厘米,重量约0.6克,可分为垂体前叶、垂体后叶,其中前叶约80%,后叶约20%。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垂体〗。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他患有先端肥大症,这是由脑下垂体的肿瘤引起的。
2、库欣综合症是另一种罕见的激素紊乱症,它能由脑下垂体中的非癌性肿瘤引起。
3、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为患者做了磁核共振,并确定脑下垂体中出现的肿瘤比一粒葡萄干还要大。
4、现代研究表明荆条还可以影响脑下垂体腺分泌,刺激黄体化的雌激素的生成和减少促卵泡激素的分泌。
5、紫罗兰色还可以刺激脑下垂体,脑下垂体可分泌具有抗紧张作用的内啡肽。
6、太阳也可以帮助释放多肽,多肽是脑下垂体的分泌物,与欢欣愉悦的感觉紧密相关。
7、下丘脑控制附近脑下垂体分泌激素。
8、生长激素是通过大脑基底部一个豌豆大小的器官脑下垂体自然产生的。
9、她的团队测试了15对男女在握手和接吻前后,体内皮质醇和脑下垂体两种荷尔蒙水准变化的情况。
10、脑下垂体荷尔蒙是一种和社会关系有关的荷尔蒙,通过接吻应该是可以提升的,但是却只在男人体内上升了。
11、后叶存储和释放下视丘分泌的激素,控制脑下垂体功能、使子宫收缩和乳汁释放,达到血压和血流平衡。
12、大量的研究显示这是由于它们的催产素(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之一种)受体和大脑关键部位的血管紧缩素更少的缘故。
13、依据生命科学理论,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是脑下垂体和肾上腺。
14、即使只是想象着帮助别人就已经足以刺激我们大脑某些部位,那些部位会产生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成分,比如说后叶催产素(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的一种)。
15、我们在此介绍一病例,以同侧视半盲视野缺捐表现之脑下垂体肿瘤。
16、深蓝色会刺激脑下垂体,然后调节人们的睡眠模式。
17、患者易受感染,易受伤,易患其它代谢性疾病,故其寿命短于正常人。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脑下垂体或行放射治疗。巨人症常伴随肢端肥大症的情况。
18、普-威二氏综合征患儿的核磁共振呈像显示他们的脑下垂体结构异常:相对小的脑干和大脑皮层萎缩。
19、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与较深的依附感有关,是一种与某人的“万能连接器”。
20、基米,你可以重新启动您的脑下垂体。
21、您的增长潜力降低尤其是青春期后,因为您的脑下垂体会停用。
22、磁振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出茎突的病灶并将其与脑下垂体或下视丘的病灶分辨出来。
23、以斯塔德尼克的情况来说,一般用来释放人类生长赫尔蒙的脑下垂体在他十四岁的一场脑部手术后受到了刺激,因而引发他的快速生长。
24、一种慢性的新陈代谢失调症,表现经常口渴和排尿过多,由缺乏脑下垂体荷尔蒙后叶加压素所引起。
25、脑下垂体产生的激素影响的所有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6、常伴发脑下垂体巨人症。
27、神经和激素的通路经下视丘联系脑下垂体,经由它刺激脑下垂体释放各种激素(荷尔蒙)。
28、研究表心肠光明的人的生长可以经由过程再次刺激脑下垂体而患上以继续。
29、特别在脑下垂体蒂持续变厚的病人,组织检体检查尤其重要。

脑下垂体造句

与脑下垂体间有复杂的关系,所以下视丘也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
患者易受感染,易受伤,易患其它代谢性疾病,故其寿命短于正常人。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脑下垂体或行放射治疗。巨人症常伴随肢端肥大症的情况。
下丘脑控制附近脑下垂体分泌激素。
用于治疗某些病症的脑下垂体生长激素和向性腺激素都是从大量尸体中提取的,如果其中一个尸体是克雅氏症,全部制品都会遭污染。
帮助脑下垂体运作及生产贺尔蒙。
他患有先端肥大症,这是由脑下垂体的肿瘤引起的。
闭经本身并非一种疾病,它反映了下视丘、脑下垂体、卵巢及子宫之间相互平衡的失调。
体重与怀孕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体重过低会造成脑下垂体分泌促滤泡素及促黄体素不足,使卵泡减少卵子的生产,以致引发不排卵及不孕症。
专家解释其中原因,体重过低会造成脑下垂体分泌促滤泡素及促黄体素不足,使卵泡减少卵子的。
她催促文图拉去做肢端肥大症测试。这是涉及到生长激素过量的一种罕见疾病,由脑下垂体肿瘤引起。
现代研究表明荆条还可以影响脑下垂体腺分泌,刺激黄体化的雌激素的生成和减少促卵泡激素的分泌。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苯基乙胺、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我认为爱情由这些东西组成,被这些东西操控显然很愚蠢。唐七公子。
常伴发脑下垂体巨人症。
库欣综合症是另一种罕见的激素紊乱症,它能由脑下垂体中的非癌性肿瘤引起。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为患者做了磁核共振,并确定脑下垂体中出现的肿瘤比一粒葡萄干还要大。
紫罗兰色还可以刺激脑下垂体,脑下垂体可分泌具有抗紧张作用的内啡肽。
太阳也可以帮助释放多肽,多肽是脑下垂体的分泌物,与欢欣愉悦的感觉紧密相关。
生长激素是通过大脑基底部一个豌豆大小的器官脑下垂体自然产生的。
脑下垂体荷尔蒙是一种和社会关系有关的荷尔蒙,通过接吻应该是可以提升的,但是却只在男人体内上升了。
后叶存储和释放下视丘分泌的激素,控制脑下垂体功能、使子宫收缩和乳汁释放,达到血压和血流平衡。

汉字详情

nǎo [nao]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YBH
五行:
仓颉: BYUK
四角: 702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脑髓)

(2) 同本义

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

蹙于(脑)而休于气。——《考工记·弓人》

其荣发也。——《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

人精在脑。——《春秋元命苞》

晋侯梦与 楚子搏,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形状或颜色像脑髓的东西 。如:豆腐脑儿

(4) 头部

云台之高,堕者拆脊碎脑。——《淮南子·俶真》

(5) 又如:脑箍(用刑时套在头上的刑具);脑揪(揪住头发);摇头晃脑;脑瓜;脑杓(头的后部);脑后(头的后部)

(6) 脑力 。如:脑气(犹脑力。亦指智慧);脑精(脑力的精髓)

(7) 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 。如:樟脑;薄荷脑

英文翻译

b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xià [xia]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GHI
吉凶:
仓颉: MY
四角: 1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对长江下游一带人的敬称);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人)

(4) 地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5)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阴间);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间);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6) 指下巴 。如:下吧(同“下巴”);下嗑子(下巴颏)

(7) 臣下;百姓;群众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8) 又如:全国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属下相互勾结)

(9) 方面

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西游记》

(10) 又如:经过调解两下里都同意了

(11) 下一次 。如:下不为例

(12) 特指湖泽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书·舜典》

(13) 地表之下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礼记》

(14) 里面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三国演义》

(15) 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三下一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6) 指时间、处所、范围

及郡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7) 位在下的人

不耻下问。——《论语》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与其群下

动词

(1) 下来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下车引之。——《世说新语·方正》

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客驰下。——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下世(神仙到人间去);下山;下楼;下凡(神话中,神仙降至人间称“下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

(3) 落下;降下

下,落也。——《尔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 又如:下火(天气炎热);下雨;下雪;下雹子

(5) 离开 。如:下榻(下床);下翻(翻倒);下席(离开席位,表示恭敬);下番(犹下班);下饷(谓收工吃饭)

(6) 弯屈

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之下。——《三国演义》

(7) 又如:下头(低头);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8) 卸下

宾主下尘榻。——沈约《和谢宣城》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9) 又如:下门(店铺卸下门板,谓开市)

(10) 放入;投入 。如:下采(下赌注);下埽(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下酿(将熟黍米投入曲液中发酵制酒)

(11) 施行;使用 。如:下火文(佛家火化尸体时念颂的祝告文)

(12) 完成;结束 。如:下架(典当期满);下稍头(结局;收场)

(13) 递送 。如:下插定(送订婚礼物);下小茶(女子纳受男家聘礼。又称下茶,吃茶);下究(犹下达);下话(犹言传话)

(14) 发表、宣告

令初下。——《战国策·齐策》

诏既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谕旨将下

而卒不下

(15) 又如:下制(下诏;皇帝发布诏令);下指示;下令;下逐客令;下命令;下战书;下请帖

(16) 去;到

便下襄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顺江东下。——《资治通鉴》

水陆俱下

买舟而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7) 常指从北到南、从上游到下游、从城市到乡下、从上层到基层。如:下番(到外国);下坂走丸(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18) 做饭

等我里头赶着给你老炸点儿锅渣面筋,下点儿素面你吃。——《儿女英雄传》

(19) 又如:下饺子;下面条;下汤圆

(20) 指某些动物生产;养;生 。如:下仔;下小猪;下一窝狗崽

(21) 从事棋类活动时,举手着子 。如:下着(本谓下棋落子)

(22) 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皆下之。——《史记·陈涉世家》

乐毅抉持微弱之 燕,下 齐七十余城。——《三国演义》

(23) 又如:连下数城

(24) 歇宿;收留

徐孺下 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西厢记》

(25) 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6) 以菜肴佐食 。如:下饭(配饭的菜肴);下口(下酒菜;饭菜);下酒物(下酒。用以佐酒的食品)

(27) 投降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韩非子》

(28) 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9) 居人之下;谦让

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唐· 韩愈《师说》

(30) 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31) 安扎

各依本方下营。——诸葛亮《兵要》

(32) 拍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身分、地位低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

(2) 又如:下役(仆役;差人);下一肩(次一等);下作(低贱;卑微);下次小的(下次孩儿。元代称仆役);下番(称少数民族);下人(下属)

(3) 幼小 。如:上下(长幼;尊卑)

(4) 次序或时间在后

上下同欲。——《孙子·谋攻》

下道齐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王以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上下颇惊。——宋· 文天祥《 后序》

(5) 如:下稍头(后来;终了);下浣(下旬);下邻(右边的邻居);下古(近古);下半世(人的后半辈子);下回(下次)

(6) 低于,少于 。如:下节(节操低下,志向、抱负不高);下中(下等中的中等。即第八等);下考(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

量词

(1) 表示动作的次数。如:下子(表示动作次数);敲了几下门;摇了几下旗

(2) 表时间的单位,犹言点。如:下子(表示时间短暂)

英文翻译

under, underneath, below; down; inferior; bring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5 haa6
◎ 客家话:[梅县腔] ha1 ha3 ha5 [宝安腔] ha3 | ha1 [客英字典] ha5 ha1 [东莞腔] ha3 ha5 [沙头角腔] ha5 ka1 ha1 [陆丰腔] ha6 [海陆丰腔] ha1 ha6 [台湾四县腔] ha1 ha5 [客语拼音字汇] ha1 ha4 ka1
◎ 潮州话:hia6 ê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雅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ɣaghrax/heaa
chuí [chui]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TGA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JTM
四角: 2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 chuí)声。本义:边疆)

(2) 通“陲”。边疆;边境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动词

(1) 垂挂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形容词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副词

接近,快要 。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英文翻译

let down; suspend, hand;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ui2 [海陆丰腔] sui2 [梅县腔] shui2 shui5 chui2 [宝安腔] sui2 [沙头角腔] sui2 [客语拼音字汇] se2 sui2 [台湾四县腔] sui2 [东莞腔] sui2 [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tǐ,tī [t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M
四角: 25230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6 tai2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本上聲合口一等bʰuənbuonx/bu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