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眼球里的一层薄膜,由纤维组织、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组成,棕红色,在巩膜和视网膜之间。有吸收眼内分散的光线以免扰乱视觉的作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它被脉络膜分开以至于不再起作用了。
2、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
3、结论:眼B超诊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方便、准确,应成为该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4、在视神经盘缺损的23只眼睛中,其中21只眼睛同时有涉及到脉络膜的缺损,12只眼睛存在有小眼症。
5、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在巩膜裂伤修补中,有效地防止了视网膜或脉络膜的嵌顿,为进一步重建眼后段结构创造了基础。
6、几乎每一处眼部结构均可受累,如:结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
7、方法对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17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彩色声像图、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8、我们报告了一位34岁的女性有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
9、虽然它们很稀竹,但因易被误认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或网膜母细胞瘤,所以临床辨认此一良性肿瘤是十分重要的。
10、结果经上述综合治疗,浅前房逐渐恢复,脉络膜脱离治愈。
11、目的观察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12、方法81例(82眼)脉络膜挫伤进行FFA及常规眼科检查。
13、荧光造影显示在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前期出现不规则脉络膜血管荧光,迅速渗漏。
14、眼部脉络膜黑色素瘤在T1WI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
15、OCT检查显示皱褶累及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16、评价广角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从定义、预后、病理、检查、治疗等方面描述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特点,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18、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疗效。
19、结论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并且安全的姑息治疗脉络膜转移癌的手段,并能保存视力,提高生存质量;
20、目的:探讨眼B超诊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
21、标准化A超联合B超可对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起到较好效果。
22、目的探讨因临床误诊而行眼球摘除的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23、结论激光治疗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24、犬类的眼部肿瘤发现于眼睑,结膜,第三眼睑,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和眼眶。
25、结论FFA有助于鉴别不同层次的脉络膜损伤。
26、目的:探讨标准化A超和B超联合诊断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价值。
27、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
28、结论声像学检查可为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29、睫状体和脉络膜的受累被认为是来自于之前存在的色素痣。
30、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价值。
脉络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ài
名词
(1) (会意。合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血管)
(2) 同本义
衺犹分也。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著脉通,与体俱生。——王符《潜夫论·德化》
(3) 又如:动脉;静脉;脉脉相通(血管彼此相通)
(4)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王建《隐者居》
(5) 又如:山脉;矿脉;命脉(生命和血脉)。又指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6) 脉搏 。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
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红楼梦》
(7) 又如:脉气(脉搏所呈现的情况);脉候(脉搏变化的情况)
(8) 地下水 。如:脉发(脉起。春暖地温回升,地下水蒸发,滋润土壤使之冒起,为春耕的良时);脉散(水道分流)
(9) 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 。如:一脉相传
动词
(1) 号脉,按脉诊病
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红楼梦》
(2) 又如:脉诀(论述诊脉的典籍);脉学(诊脉之学);脉礼(诊费的敬称);脉书(记录诊脉方法的图书);脉息(中医切脉以呼吸为准则)
(3) 另见
mò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k7 [客英字典] mak7 [台湾四县腔] mak7 [梅县腔] mak7 [沙头角腔] mak7 [宝安腔] mak7 [东莞腔] ma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麥 | 莫獲 | 明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mæk | mrek/maek |
详细解释
lào
(2) 另见
luò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线有关。各声。本义:缠绕,捆缚)(2) 同本义
络,缠也。——《广雅》
有九丘,以水络之。——《海内经》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绵络天地。——《汉书·扬雄传》
蒙绵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罗绵其上。——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络着手(缠着手);络越子(用越子缠绕丝或纱);络索(耳饰)
(4) 用网状物兜住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陌上桑》
(5) 又如:她头络着个发网
(6) 包罗。如:络幕(施张,覆盖的样子。也作“络縸”)
(7) 联,连,联络。如:络绎不绝;络续(陆续)
(8) 通“罗”。搜罗
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唐· 司马贞《补史记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2) 同本义
熏于肓膜,散于胸服。——《素问·痹论》
(3) 又如:耳膜;竹膜;细胞膜;鼓膜
(4) 通常有柔韧性的透明薄片 。如:塑料薄膜
(5) 比喻细微的间隔 。如:膜外(犹身外);膜视(轻视)
动词
专指礼拜神佛的跪拜 。如:膜呗(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ok8 [陆丰腔] mok8 [台湾四县腔] mok8 [东莞腔] mok8 [沙头角腔] mok8 [宝安腔] mok7 [客英字典] mok8 [梅县腔] mok8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mu2
◎ 潮州话:mo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模 | 莫胡 | 明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mo/mu | 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