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脂肪
(1) 人和动植物体中的油性物质,是一种或一种以上脂肪酸的甘油脂C 3 H 5 (OOCR) 3
词语解释
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亦为食油的主要成分。
扬雄 《太玄·灶》“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则欧歍之疾至” 晋 范望 注:“今以脂肪之肉,必当澡濯釜鼎以煮渫之。” 秦牧 《吃动物》:“黑熊的肉脂肪层很厚,吃起来有点像猪肉。”《新华文摘》1980年第5期:“他的皮下脂肪已开始增厚,怕挤车子。”
引证解释
⒈ 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亦为食油的主要成分。
引扬雄《太玄·灶》“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则欧歍之疾至” 晋范望注:“今以脂肪之肉,必当澡濯釜鼎以煮渫之。”
秦牧《吃动物》:“黑熊的肉脂肪层很厚,吃起来有点像猪肉。”
《新华文摘》1980年第5期:“他的皮下脂肪已开始增厚,怕挤车子。”
脂肪的国语词典
高级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组合的酯类,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者,称为「脂肪」。为牛油及猪油等的主要成分,可制造肥皂。
脂肪的网络释义
脂肪 (油性物质)
脂肪的翻译
反义词
脂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脂 | 旨夷 | 章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jii/tji | tɕ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脂肪 : 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主要由充满油脂物质或油液物质的细胞所组成。
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曹丕《与钟大理书》
(2) 也特指动物腰部肥厚的油
脂在腰曰肪。——《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1 [东莞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f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房 | 符方 | 並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陽 | 宕 | byang/bvang | bʰĭw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