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瓶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鸟类尾上的脂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留脂瓶则臊也。” 石声汉 注:“脂瓶,即尾上的脂腺,也就是‘臊气’的集中点。”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卷上:“旧説,鸟雀尾上,有肉高有穴者,名脂瓶。每引嘴取脂,以涂翅毛,则悦泽,雨露不能濡。”
引证解释
⒈ 鸟类尾上的脂腺。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五味脯法﹞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留脂瓶则臊也。”
石声汉注:“脂瓶,即尾上的脂腺,也就是‘臊气’的集中点。”
清高士奇《天禄识馀》卷上:“旧説,鸟雀尾上,有肉高有穴者,名脂瓶。每引嘴取脂,以涂翅毛,则悦泽,雨露不能濡。”
脂瓶的网络释义
脂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脂 | 旨夷 | 章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jii/tji | tɕ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
),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2)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瓶,瓮也。(瓮,汲瓶也)。——《说文》
缶其小者谓之瓶。——《方言》五
羸其瓶。——《易·井》
新盆槃瓶。——《仪礼·士丧礼》
(3)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盛于盆,尊于瓶。——《礼记·礼器》
吾一瓶一缽足矣。——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花瓶(插花用的瓶子);瓷瓶;暖瓶;两瓶牛奶;喝了一瓶酒;瓶彝(祭器);瓶落水(“不”的隐语。瓶子掉进水里,水往瓶里灌,挤出空气,发出不、不、不的声音,故称)
(5) 量词。如:一瓶醋;两瓶墨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2 [客英字典] pen2 piang2 [陆丰腔] piang3 [梅县腔] pin2 [台湾四县腔] pin2 pen2 piang2 [东莞腔] piang2 [海陆丰腔] pin2 pen2 piang2 [宝安腔] p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瓶 | 薄經 | 並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beng | bʰie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