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脯

xiōng pú [ xiong pu]
注音 ㄒㄩㄥ ㄆ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胸脯 xiōngpú

(1) 胸部;胸膛

chest

词语解释

  1. 胸部;胸膛。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据情理难容忍,论所为忒狠毒,忍不住我怒气夯胸脯。”《水浒传》第三回:“ 鲁达 再入一步,踏住胸脯。”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不由人冷颼颼衝冠髮竖,热烘烘气夯胸脯。” 张天翼 《包氏父子》一:“ 胡大 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

引证解释

⒈ 胸部;胸膛。

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据情理难容忍,论所为忒狠毒,忍不住我怒气夯胸脯。”
《水浒传》第三回:“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
清洪昇《长生殿·疑谶》:“不由人冷颼颼衝冠髮竖,热烘烘气夯胸脯。”
张天翼《包氏父子》一:“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

胸脯的国语词典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

胸脯的网络释义

胸脯

  • 胸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ōnɡ pú,指胸部;胸膛。语出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据情理难容忍,论所为忒狠毒,忍不住我怒气夯胸脯。”
  • 胸脯的翻译

    英语: chest
    德语: Brust (S)​
    法语: poitrine

    胸脯造句

    那举重运动员走上台,往杠铃前一站,膀圆腰粗,胸脯尽是黑毛,立在那儿像半堵黑塔,是个拔山扛鼎的大力士。
    一根藤蔓穿过劳动和美,在大地宽厚的胸脯上弯来绕去。
    女人应该有丰满的胸脯;男人应该有丰满的腰包。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他下巴升起来,眼珠斜下去。嘴巴变成桥拱形,胸脯像抽泣时上上下下,架着手,拄着一只脚,搭着一只脚。
    胸脯上那两块结实的肌内,颜色就像枣木案板,紫油油地闪着亮光。
    她已不哭了,她的声响是绘声绘色的,她把沙威那只大而粗的手压在她那白嫩的胸脯上,笑眯眯地望着他。
    它像夏日里的凉风,吹拂在我们的胸脯,即使轻柔若无,却抚慰着一颗颗悸动的心灵。
    他胸脯是宽的。但肋骨突出着像在陷落。
    他腔子里好似有根棍儿支撑着,总是挺着高高的胸脯子。
    她的腰身略微粗了一点,上身微微形成方形,胸脯广阔丰隆。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他肩膀、胸脯全是疙瘩肉,真像个牛犊子。
    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手拍着胸脯后悔迟。
    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手拍着胸脯后悔迟。、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
    老头儿瘦骨嶙峋的胸脯犹如一条一条的百叶窗。
    哥哥走起路来昂着头,挺着胸脯,倒像一个军人。
    他有着扇面形的宽肩,胸脯上那两块结实的肌肉,颜色就像枣木案板,紫油油地闪着亮光。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QQB
    五行:
    仓颉: BPUK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 同本义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 宋慈《洗冤录》

    (3)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4) 内心;心里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 陆机《赴洛》

    (5)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6) 喻指前面 。如:胸廝撞(两个迎面相撞)

    英文翻译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沙头角腔]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海陆丰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pú,fǔ [pu,fu]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GEY
    五行:
    仓颉: BIJB
    四角: 73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甫声。本义:干肉)

    (2) 同本义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周礼·天官》注

    (3) 又如:肉脯;牛脯;脯饩(干肉和生肉);脯糗(干肉和干粮);脯腊(干肉);脯枣(干肉和枣类果品)

    (4) 干燥脱水的瓜果 。如:桃脯;杏脯

    (5) 熟肉 。如:脯羹(肉汁);脯酒(酒肉);脯肉(肉食);脯酱(肉酱)

    动词

    (1) 制干肉

    辜谏者,脯诸侯,俎方伯,剖人心,破人胫。——《抱朴子》

    (2) 又如:脯醢(古代把人做成肉干或剁成肉酱的酷刑)

    形容词

    (1) 枯干的 。如:脯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2) 另见

    名词

    (1) 胸脯 。如:脯子

    (2) 另见

    英文翻译

    dried meat; preserved fruits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p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u3 pu3 [东莞腔] pu2 pu3 [海陆丰腔] bu3 pu3 [客英字典] pu3 [梅县腔] pu3 [陆丰腔] pu3 [宝安腔] pu3 | pu2 [客语拼音字汇] pu2 pu3 [梅县腔]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