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势

zhī shì [ zhi shi]
繁体 肢勢
注音 ㄓ ㄕˋ

词语释义

肢势 zhīshì

(1) 牲畜的肢体外形和站立架势,可据此评估其优劣及畜力大小等

standing posture

词语解释

  1. 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引证解释

⒈ 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肢势的网络释义

肢势

  • 肢势,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 肢势造句

    而李昭因为没有狼群的进攻,身体也立马停止了下来,但是却摆着一个奇异的肢势。
    男孩儿把双截棍拔出后横在了自己的眼前,男孩儿的肢势几乎和李小龙一模一样,男孩儿的脸上头发上都滚着汗水,有些汗珠从男孩儿额前的头发上滴下。
    看到我们这么没风度的睡觉肢势,师父心里十分不高兴,这徒弟品行不端,和师父教导是有很大关系。
    突然的变异把杨同学吓得一个趔趄,身体后退几步,慌乱中两手交叉,摆出一个咸蛋超人的肢势来,准备防御突如其来的攻击。
    胡小河在水里笨拙的动了两下小腹、肋骨、和胸口都传来剧烈的疼痛,他知道这是由于下水肢势不对而摔伤的。
    到是三哥很奇怪,他非常的平静,可以说是极端冷静的看着我,连坐在椅子上的肢势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终于,爆炸所产生的雾气,慢慢散开,此时的阴立还保持着防御的肢势,突然嘴里喷出一大口鲜血,随风而倒。
    毕竟,从袁菲菲躺在身边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坐靠在墙上的肢势。
    所以他现在还保持着一个肢势被抓时候的肢势虽然这样很不舒服,可是最少这样刘猕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这里很让他感觉危险!“走,我带你去见老师,不理这个臭小子!”。
    林风感觉自己还可以走路,只是肢势不太好。

    汉字详情

    zhī [zhi]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FCY
    五行:
    仓颉: BJE
    四角: 7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支声。本义: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

    (2) 同本义

    劳其四肢,伤其五脏。——《商君书》

    四肢六道,身之体也。——《管子》

    (3) 又如:肢节(四肢关节);肢骸(肢体骸骨);上肢;下肢;假肢

    (4) 指人体的腰部

    协肩屏气,舐痔折肢。——《朝野佥载》

    英文翻译

    human limbs; animal fe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1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jid6 zi1 [海陆丰腔] gi1 zhi1 [宝安腔] zi1 [客英字典] zhi1 gi3 [梅县腔] tje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cje/tjetɕĭe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