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素

jù jí sù [ju ji su]

词语释义

聚集素细胞性粘菌单细胞期的游离细胞,在向一个中心聚集而形成多细胞体时,此游离细胞的运动,是靠它对其本身分泌物质的化学趋性引起的。

汉字详情

[ju]
部首: 605
笔画: 14
五笔: BCT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EHH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慈庾上聲合口三等zyox/dziuudzʰĭu
[ji]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WY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D
四角: 2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2)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3)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4)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集于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6) 依就

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

(7)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8) 至;遭受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9)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10) 成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11)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12) 召集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集诸将而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3) 通“辑”

(14) 和协,安抚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15) 安定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名词

(1) 集子,诗文的汇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3) 集市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4) 集镇,市镇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5) 书、影片的一部分 。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6)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如:空集

(7)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8) 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9) 姓

英文翻译

assemble, collect 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cip8 zip8 [沙头角腔] cip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cip8 [东莞腔] c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梅县腔] s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秦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zip/dzip
[su]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GX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VIF
四角: 50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 )。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4)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5) 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6) 本质;本性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根素(根本);素怀(本心)

(8)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毒素(某些有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因素(构成事物的本质成分);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9) 蔬菜瓜果等副食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果蓏素食当十石。——《管子·禁藏》

(10) 又如:三荤一素;吃素;素什锦(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素膳(素食)

(11) 旧交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12) 又如:素故(旧交);素情(旧交,旧情);素结(故交);素旧(旧交)

(13) 姓 。三国魏有素利

形容词

(1) 白色,雪白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素纸(白纸;没有写过字的纸);素衣将敝(比喻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素练(白色的熟绢);素车(以白土涂饰的车);素风(秋风);素秋(即秋季,古代阴阳五行家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秋季为“素秋”);素娥(指月宫中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3) 质朴;不加装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素碑(没有刻字的石碑);素一(纯朴简约);素冠(素朴无饰的练冠);素室(朴实而不加华饰的房间);素琴(无装饰的琴);素妆(淡妆);素几(不加雕饰的小几);素面朝天(不加妆饰而面见天子)

(5) 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 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 汉· 王充《论衡超奇》

(6) 又如:素放(无条件释放);素王(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人);素封(没有官爵封邑但和封君一样富有的人家);素手(空手;不带礼物);素功(素王的功业);素官(没有实际权力的闲官)

(7) 平素,往常,旧时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 名。”——《明史·海瑞传》

(8) 又如:素位(平日所处的地位);素守(平素的操守);素抱(平素的志趣、抱负);素衷(平素的心意);素期(平素所期望的);素意(平素的意愿);素怀(平素的怀抱);素著(一向都很著名);素孚(平时很得人心;一贯深受众望)

(9) 寒素,低微

文帝使人问 诩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贾诩传》

(10)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素流(寒素之辈。指门第低微的人);素族(寒门);素门(清寒之家。与世族豪门相对)

(11) 质数的 。如:素数(质数);素因子

(12) 诚心的,真情的

夫公孙鞅事 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副词

(1) 预先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2)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3) 向来;从来就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如:语素;调素

英文翻译

white (silk); plain; vegetarian; formerly; norm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东莞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台湾四县腔] su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u5 [陆丰腔] sii5 [宝安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s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oh/su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