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是合成树脂的一大类。其制品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及化学稳定性都较好。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如涤纶)、工程塑料(如玻璃钢)及涂料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聚酯树脂是多元酸和多元羟基化合缩聚而成。
2、我知道,用聚酯树脂可以得到层压树脂和面漆树脂,但用环氧树脂也是这样吗?
3、引发剂L是液态过氧化环已酮,它们是聚酯树脂冷固化成型的引发剂。特点:冬天不会有结晶体产生。
4、该业务单元开发,生产和销售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添加剂。
5、这里的例子,重复19从1968年第三,是由玻璃纤维和聚酯树脂。
6、固体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电性能。
7、卷材涂料所用的硅改性聚酯树脂经常称作SMP。
8、简要介绍了可用于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的性质、制备和在聚氨酯、聚酯树脂中的应用。
9、这样,聚酯树脂就可以完全固化。
10、研究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盐法乳化机理,并与乳化剂法进行了对比。
11、探讨了在合成粉末涂料聚酯树脂中,酸、醇等因素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12、文章研究了以196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增强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的制法及其性能的测试。
13、采用多官能有机羧酸与多官能醇进行缩聚,并加入有机胺中和的方法,制备了水性聚酯树脂。
14、讨论了耐雨蚀面漆中聚酯树脂、多元醇和颜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施工工艺对耐雨蚀涂层与底涂层之间配套性能的影响。
15、本文主要阐述国外不饱和聚酯树脂发展概况、生产能力、产量、消费及用途分配,加工技术和技术进展。
16、讨论了影响水性聚酯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
17、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反应性聚合物改性砂浆的添加剂。
18、因此,为了使最表层的聚酯树脂外套固化,添加了蜡。
19、本文用半缩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20、对聚酯树脂进行改性,并采用特殊的自洁助剂,研制成具有良好自洁功能的卷材涂料。
21、主导产品是丙烯酸树脂,其它系列有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聚酯树脂、氨基树脂。
22、本文主要介绍了乙烯基聚酯树脂的性能及应用。
23、探讨了松香酸改性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24、由于空气中氧的阻聚效应,而经常引起室温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表面发粘。
25、间苯二甲酸主要应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PET聚酯树脂以及醇酸树脂方面,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中间体原料。
26、研究了利用聚酯下脚料生产对苯二甲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
27、研究了以废聚酯瓶片为主要原料,辅以多元醇和多元酸制备新对苯型(XDB-1)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理和方法;
28、以苯乙烯为反应性溶剂,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道路标线涂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涂料的最佳配比。
29、气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常温交联的热固性树脂。
30、探讨了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合成的主要工艺条件。
聚酯树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聚 | 慈庾 | 從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zyox/dziuu | dzʰ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水解时产生一种有机酸(或无机酸)和一种醇(或酚)的化合物 ,即使十分挥发通常也是芳香液体,存在于香精油中的和合成的(尤指供人造果精用的)羧酸酯是以COOR基为特征的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声。本义:栽树)(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脂 | 旨夷 | 章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jii/tji | tɕ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