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

jù bǐng xī xiān wéi [ju bing xi xian wei]

词语释义

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为丙纶。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商品名叫丙纶。由丙烯聚合,纺丝而成。是目前合成纤维中最轻的。参看〖丙纶〗。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灰泥的增强作用。
2、为了克服单一膨胀剂的缺陷,在混凝土中引入聚丙烯纤维。
3、采用在植物纤维中配抄聚丙烯纤维作手抄纸性能对比实验;
4、对利用聚丙烯纤维和陶瓷膜过滤来处理某油田外排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5、聚丙烯纤维喷混凝土作为隧道锚喷支护中的新型支护方式,具有施工便捷特点,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6、主要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对磷酸盐混凝土性能如流动性、可操作时间、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7、阐述了聚丙烯纤维改性的新进展。
8、以吸附苯蒸汽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静态饱和吸附法和常压流动吸附法测定了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的吸附性能。
9、采用劈拉试验观测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裂增韧性能。
10、在不同水胶比和不同养护条件下,就聚丙烯纤维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11、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易于均匀分散,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12、研究了聚乙烯醇纤维(PVAF)、聚丙烯纤维(PPF)、玄武岩纤维(BF)和不同掺量引气剂对现代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的影响。
13、研究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吸湿性的影响。
14、结果表明:由于液晶高分子在纺丝成形后即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聚丙烯和液晶高分子共混纤维的初始模量比纯聚丙烯纤维有较大的提高;
15、通过正交试验对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因素影响作了分析,并得到了优化的试验配比。
16、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模压性能,但导致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下降。
17、本文对聚丙烯纤维的辐射接枝方法、特征和机理、以及其研究进展和表征进行了扼要综述。
18、研究结果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19、笔者认为在众多的纤维新品种中,新型纤维素纤维、茂系催化剂间规聚丙烯纤维、新型聚酯PTT纤维将成为老品种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0、通过对聚丙烯材料的改性和制作工艺的改进,生产出异型聚丙烯纤维,并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
21、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值,钢纤维的改性作用则不明显。
22、该机套适用于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锦纶,第ES纤维。
23、介绍了高流动性荧光母粒在聚丙烯纤维(PP纤维)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4、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度有一定负面影响;
25、文章对双波长荧光防伪聚丙烯纤维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荧光纤维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及洗涤性等。
26、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聚丙烯纤维和层布式的碳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对抗折强度影响显著;
27、由于聚丙烯高度规整的超分子结构,导致聚丙烯纤维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加工.采用高聚物共混改性方法,成功地研制出可染型聚丙烯树脂。
28、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差,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微纤维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混凝土温差补偿抗裂手段。
29、小湾水电站水垫塘抗冲耐磨混凝土在硅粉混凝土中加入了聚丙烯微纤维和钢纤维。
30、文中尚有聚丙烯睛纤维及涤纶纤维的实测示例。

聚丙烯纤维造句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灰泥的增强作用。
为了克服单一膨胀剂的缺陷,在混凝土中引入聚丙烯纤维。
采用在植物纤维中配抄聚丙烯纤维作手抄纸性能对比实验;
对利用聚丙烯纤维和陶瓷膜过滤来处理某油田外排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聚丙烯纤维喷混凝土作为隧道锚喷支护中的新型支护方式,具有施工便捷特点,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阐述了聚丙烯纤维改性的新进展。
以吸附苯蒸汽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静态饱和吸附法和常压流动吸附法测定了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的吸附性能。
采用劈拉试验观测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裂增韧性能。
在不同水胶比和不同养护条件下,就聚丙烯纤维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易于均匀分散,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研究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纤维吸湿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液晶高分子在纺丝成形后即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聚丙烯和液晶高分子共混纤维的初始模量比纯聚丙烯纤维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正交试验对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强度因素影响作了分析,并得到了优化的试验配比。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模压性能,但导致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下降。
本文对聚丙烯纤维的辐射接枝方法、特征和机理、以及其研究进展和表征进行了扼要综述。
研究结果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通过对聚丙烯材料的改性和制作工艺的改进,生产出异型聚丙烯纤维,并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
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值,钢纤维的改性作用则不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度有一定负面影响;
文章对双波长荧光防伪聚丙烯纤维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荧光纤维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及洗涤性等。

汉字详情

[ju]
部首: 605
笔画: 14
五笔: BCT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EHH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慈庾上聲合口三等zyox/dziuudzʰĭu
bǐng [bi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GM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OB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2) 鱼尾

鱼尾谓之丙。——《尔雅》

(3) 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礼记·月令》

丙刚丁柔。——《广雅·释天》

(4)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纪年;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5)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说文》

(6)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7) 五行中丙丁属火,因以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如:丙丁神(火神);付丙(烧掉)

(8) 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 。如:丙等

英文翻译

third; 3rd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梅县腔]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台湾四县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东莞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 潮州话:bian2 (pí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兵永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x/pyank
[xi]
部首: 414
笔画: 11
五笔: OQDH
五行:
仓颉: FKKB
四角: 948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即烯属烃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间双键的一类不饱和脂肪烃。如:乙烯;环烯

(2) 即烯烃 。至少含有一个碳-碳间双键的不饱和开链烃。如:乙烯;丙烯;环烯;二烯

英文翻译

alkene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香衣微開平聲開口三等xĭəihioi/xioi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wéi [we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OG
四角: 2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隹( 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 同本义

维,紘也。——《玉篇》

维,车盖系也。——《说文》

维,系也。——《广雅》

斡维焉系。——《楚辞·天问》

维王之大常。——《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

居其维首。——《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

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

(3) 又如:维纲(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亦指维系、保持)

(4) 隅,角落

维,隅也。——《广雅》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淮南子·天文》

(5) 又如:四维(四角);维那(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维岳降神(高山降其神灵)

(6) 关键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7) 又如:维纲(纲纪;法度)

(8) 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9) 网

维,网也。——《集韵》

(10) 古地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

(11) 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如:纤维(动、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动词

(1) 拴;系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诗·小雅·白驹》

诸侯维舟。——《尔雅》。李注:“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

牛马维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系马曰维。”

(2) 又如:维舟(系船靠岸停泊);维絷(羁绊束缚,强被挽留);维娄(系缚;羁縻);维梢(系船停泊);维楫(系船之绳和船桨);维绳(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维结(连结);维城(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

(3) 思考,计度。通“惟”

维万世之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4) 又如:维度(思念;计度)

(5) 维持;维系

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6) 又如:维匡(扶持匡正);维挽(维护,挽救)

(7) 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8) 又如:维听(是听);维恭维敬(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介词

(1) 由于

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2) 又如:维是(由于是…)

(1) 相当于“与”

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国语》

(2) 同“唯”。独

维予与女。——《诗·小雅·谷风》

(3) 又如:维能(唯独能够)

助词

(1) 用于句首,无义

维以不永伤。——《诗·周南·卷耳》

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2)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马维骐》

英文翻译

maintain, preserve, safegu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