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宋 代特称职分田的租赋。
宋 陆游 《戏作》诗题注:“ 浙 西诸郡惟 严 无职租。”《宋史·职官志十二》:“凡职租不许輒令保正催纳,或抑令折纳见钱,或无田平白监租,或以虚数勒民代纳,或额外过数多取,皆申严禁止之令。”参见“ 职分田 ”。
引证解释
⒈ 宋代特称职分田的租赋。参见“职分田”。
引宋陆游《戏作》诗题注:“浙西诸郡惟严无职租。”
《宋史·职官志十二》:“凡职租不许輒令保正催纳,或抑令折纳见钱,或无田平白监租,或以虚数勒民代纳,或额外过数多取,皆申严禁止之令。”
职租的网络释义
职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且(
)声。从禾,与谷物有关。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税)(2) 同本义
租,田赋也。——《说文》
租,税也。——《广雅》
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急就篇》
租籍者,所以强求也。——《管子·国蓄》
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文帝纪》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租更(指田赋和践更的钱);租委(输纳的田赋);租刍(田赋);租输(上缴的田赋);租限(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
(4) 赋税
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什一。——《管子》
李牧为 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响士。——《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春秋》
(5) 又如:租入(缴纳的赋税);租民(纳税的人);租车(输纳租赋的车辆);租责(所欠赋税)
动词
(1) 租赁;租用
租户于主有连姻。——《宋史·刘宰传》
(2) 又如:租头(租金,租钱);租摺(租约);租费(又叫“租金”,“租银”)租种(承租他人的土地来耕种)
(3) 征收租税
募民耕滦河旷地,十年始租。——《辽史·食货志》
(4) 积聚
予所蓄租,予口卒暗。——《诗·豳风·鸱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海陆丰腔] zu1 [东莞腔] zu1 [陆丰腔] zih1 [梅县腔] zii1 zhu1 [沙头角腔] zu1 [宝安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租 | 則吾 | 精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tsu | co/z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