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

ěr duo [er duo]
注音 ㄦˇ ㄉㄨㄛ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耳朵 ěrduo

(1)    人和哺乳动物的听觉与平衡器官

ear

词语解释

  1. 听觉和平衡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也用以指听觉。

    五代 徐仲雅 《闲居》残句:“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鬚。”《前汉书平话》卷中:“太后令宫人揪住耳朵,将药酒灌之,即死。”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著耳朵儿听,躡著脚步儿行。”《红楼梦》第三十回:“ 寳玉 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朵上的坠子一摘。” 沙汀 《涓埃集·闯关》:“用他那经过十年战争训练的耳朵测量了一下远近。”

  2. 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

    《水浒传》第八回:“ 董超 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 林冲 穿。”

  3. 借指探听消息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三:“我总疑心他是 钱葆生 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巴金 《爝火集·等着,盼着》:“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仿佛四处都有耳朵,四面都是眼睛,我多说一句话就会给朋友带来麻烦。”

引证解释

⒈ 听觉和平衡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也用以指听觉。

五代徐仲雅《闲居》残句:“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鬚。”
《前汉书平话》卷中:“太后令宫人揪住耳朵,将药酒灌之,即死。”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著耳朵儿听,躡著脚步儿行。”
《红楼梦》第三十回:“寳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朵上的坠子一摘。”
沙汀《涓埃集·闯关》:“用他那经过十年战争训练的耳朵测量了一下远近。”

⒉ 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

《水浒传》第八回:“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

⒊ 借指探听消息的人。

茅盾《子夜》十三:“我总疑心他是钱葆生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巴金《爝火集·等着,盼着》:“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仿佛四处都有耳朵,四面都是眼睛,我多说一句话就会给朋友带来麻烦。”

耳朵的国语词典

人与动物的耳,俗称为「耳朵」。

耳朵的翻译

英语: ear, CL:
德语: Ohr (Med)​
法语: oreille

耳朵造句

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男人却是用眼睛。
请别再东施效颦,乱唱一气,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她俩在一起嘁嘁喳喳,咬了半天耳朵,还挺神秘的。
外面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传进他的耳朵里。
我把耳朵贴近回音壁,听爸爸的回音。
我虽然在装睡,可是耳朵却在听着外面的动静。
上天啊,你就叫禾苗和百姓一同生长起来吧!天道无亲,你是有耳朵的。
严寒使我的耳朵有刺痛之感。
人类拥有大脑和耳朵,大脑用来思考,耳朵用来倾听。
鼻子可以感觉气味,耳朵可以感觉声音。
无数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朵,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
今天下午,我们上手工课,老师让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小白兔。我做的小白兔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身子,短短的尾巴,还有一个三瓣嘴,看上去非常可爱,老师夸我做的非常好。
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可我一个耳朵也没听进去。
这个人耳朵根子太软,一点儿主见也没有,东扶西倒的,白替他着急!
开始我很奇怪:这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爸爸在抽烟。只见我爸爸耳朵上放了一根,嘴上还在抽着另一根,真可笑!你猜我为什么笑?因为我爸爸的耳朵上像多长了一块肉似的,可笑不?
小白兔的耳朵一直竖着,好像在倾听周围的声音。
今天可真冷,甚至可以冻掉耳朵!
他们很会享受耳朵的快乐,也就是耳朵能让一个女如痴如醉的原因。
每一种美,都会有一双眼睛能看到;每一个真相,都有一双耳朵会听到;每一份爱,总会有一颗心会感受到。
他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树林里的动静。

汉字详情

ěr [er]
部首: 605
笔画: 6
五笔: BGH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
四角: 1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词

(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英文翻译

ear; merely, only; ha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东莞腔] ngi3 [沙头角腔] gni3 [客英字典] ngi3 [梅县腔] ngi3 [陆丰腔] gn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止上聲開口三等nʑĭənjix/riio
duǒ [duo]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M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ND
四角: 7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2) 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今指花朵,即植物的花或苞

朶,树木花朶朶也。——《说文》

(3) 又如:朵云(对他人书信的敬称);朵作千叶(花瓣极多)

(4) 耳朵 。如:朵子(首饰名)

(5) 转指两旁 。如:朵廊(大殿的左右走廊);朵殿(大殿的东西侧堂);朵楼(正楼两旁的楼)

量词

(1) 花朵及花朵状物的计量单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一朵花;两朵云

动词

(1) 动

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2) 又如:朵颐(动腮颊,吃东西的样子)

英文翻译

cluster of flowers; earlobe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doe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3 to2 [梅县腔] do3 [宝安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to2 [东莞腔]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do5 do6(tô tŏ)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tuɑtuax/t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