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

nài huǒ [ nai huo]
注音 ㄋㄞˋ ㄏㄨㄛ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耐火 nàihuǒ

(1) 能经受得住高温或抗高温

耐火土
refractory

(2) 与火焰接触时不会燃烧的性质

flameproof;fireproof;fire-resistant

词语解释

  1. 经得起火烧。

    王汶石 《大木匠》二:“他用力拉一拉风箱,炉火正红,便从大木匠手里接过生铁棒,平插在炭火里,盖上耐火的土盖子。”

  2. 指燃料经烧。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它易燃,还耐火,能保持土炕的恒温。”

引证解释

⒈ 经得起火烧。

王汶石《大木匠》二:“他用力拉一拉风箱,炉火正红,便从大木匠手里接过生铁棒,平插在炭火里,盖上耐火的土盖子。”

⒉ 指燃料经烧。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它易燃,还耐火,能保持土炕的恒温。”

耐火的网络释义

耐火

  • 耐火,是指能经受得住高温或抗高温。例如:耐火土。
  • 耐火造句

    该造型线使用粘土湿型砂及耐火制品的浇注系统,砂型不喷涂料,所产铸钢件达到了产品质量要求。
    另外还有耐火板台面,俗称防火板,但台面易被水和潮湿侵蚀,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脱胶、变形、基材膨胀等后果。
    汉川县国营特种耐火器材厂武汉经营部。
    文物古建绝大多数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耐火等级低,多数古建筑是由柱、梁、屋顶等构件组建,内存放有绸缎、织布等易燃物品,火灾荷载大。
    呈坎古镇是国家五级景区,古建筑群以土木结构和木质结构为主,年代久远,分布密集,耐火等级较低。
    以工业氧化铝、结合粘土、蓝晶石等为原料,应用聚苯乙烯球烧先注和可塑成形法研制成功了耐火隔热砖。
    秦川体内的忍耐火种开始疯狂地吸取怒灵,发荣滋长,他眼中闪过一道血红的光芒,强忍着怒气,咬牙切齿地道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用热阻断耐火粘土和金属隔热层以扩大安全合适的应用范围。
    耐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及耐火性,使用寿命更长。
    特殊处理:如果需要,真空成型硬化剂或耐火泥可以涂抹在异形制品上以提供保护层。
    以耐火纤维为原料,采用真空成型工艺,可设计生产多种型号的软硬制品。
    按照国土部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辽宁省已将萤石、耐火黏土开采总量指标按照比例分配给各矿山企业。
    记者了解到,南宁市一些城中村存在的老旧空置厂房,有线路老化、耐火等级低等火灾隐患,加上近期天干物燥,一旦遭遇明火,很可能引发火灾。
    通过对砖质窑墙和全耐火纤维制品窑墙的传热分析,对比了二者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聚丙烯纤维在各个方向上对抗着水泥收缩的应力,因此提高了防水砂浆凝固后的强度,同时具有提高耐火极限的作用。
    现需采购相应的泥釉料及色料泥釉料需好的高岭土,长石,粘土,釉用的色料及化工,耐火材料等。
    该砂具有很高的耐火度和优异的抗金属渗透及粘砂的能力,粒形圆整,流动性及透气性好,无污染,在大型铸钢件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镇江苏恒耐集团是一家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专业生产企业,是各类炉窑附件、锚固件的专业生产商。
    重点讨论了氧化锆耐火纤维的制备与应用。

    汉字详情

    nài [nai]
    部首: 604
    笔画: 9
    五笔: DM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DI
    四角: 1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 同本义

    耏,罪不至耏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耏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

    耐罪亡命。——《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耏,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3) 又如: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4) 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荀子·仲尼》

    耐以上。——《汉书·文帝纪》

    此物性不耐寒。——《齐民要术·种椒》

    华鬓不耐秋。——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5) 又如:耐痛(能忍受疼痛);耐辱(能忍受屈辱);耐静(忍受寂寞,安于清静)

    (6) 禁得起

    秦兵耐苦战。—— 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耐旱(经得起干旱);耐事(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耐酸(能经受清寒困苦);耐实(牢固)

    (8) 适宜;相称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唐· 杜甫《洗兵马》

    (9) 挨,拖延 。如:别急,耐一会儿

    (10) 同“奈”。无奈;奈何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唐· 杜甫《七月三日…呈元二十一曹长》

    (11) 又如:耐何(奈何。犹对付、应付)

    英文翻译

    endure, bear; resist; pat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i5 [客英字典] nai5 [海陆丰腔] nai6 [陆丰腔] nai6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东莞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4 [宝安腔] lai3
    ◎ 潮州话:n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代去聲開口一等naih/noynɒi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