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态度

shuǎ tài dù [ shua tai du]
繁体 耍態度
注音 ㄕㄨㄚˇ ㄊㄞˋ ㄉㄨˋ

词语释义

耍态度 shuǎ tàidù

(1) 怒气冲冲地吵闹或骂人

您是领导,哪能动不动就耍态度呢
lose temper;get into a huff

词语解释

  1. 犹言发脾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千万别跟别人干仗,遇事好好商量,别耍态度。”《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要在往常,我早就发火了。可今天有决心,不管问多少遍,决不耍态度。”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发脾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三:“千万别跟别人干仗,遇事好好商量,别耍态度。”
《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要在往常,我早就发火了。可今天有决心,不管问多少遍,决不耍态度。”

耍态度的网络释义

耍态度

  • shuǎ tài dù ㄕㄨㄚˇ ㄊㄞˋ ㄉㄨˋ
  • 耍态度(耍态度)
  • 犹言发脾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千万别跟别人干仗,遇事好好商量,别耍态度。”《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要在往常,我早就发火了。可今天有决心,不管问多少遍,决不耍态度。”
  • 耍态度造句

    接待时应该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认真受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耍态度,严禁态度冷、硬、横。
    一天,电视台的人来找前阿里巴巴马云,童文红让他登记,他不愿意,还耍态度。
    面对面子挂不住的心理压力、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刘彬斌没有跑到厂领导的办公室“说理论功”,耍态度或闹情绪。
    这你就不懂了,孩子一提要求,我立马就满足,要是哪天满足不了他,肯定跟我耍态度。
    不料,对方不仅爱理不理,还对他耍态度,拍桌子大吼,问他到底想干什么。
    广东宏远可能在玩花招,耍态度,就像所有的代理人一样,但只不过想挫一挫雄鹿的气焰。
    有本事的人不听话,关键时刻还讲条件耍态度,这是岳飞被杀的第一个因素。
    严禁利用咨询服务热线电话聊天办私事,严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推诿扯皮,严禁说话不文明,对群众耍态度。
    一名科级干部被办事群众多次反映投诉“懒政”、耍态度。
    接待时,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认真受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耍态度,严禁态度冷、硬、横。

    汉字详情

    shuǎ [shua]
    部首: 604
    笔画: 9
    五笔: DMJV
    五行:
    仓颉: MBV
    四角: 104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而,从女。而,颊毛。盖谓用颊毛戏弄女子。本义:戏耍。一般指不正当的行为)

    (2) 玩耍,游玩;消闲取乐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宋· 周邦彦《意难忘》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都去那山涧洗澡。——《西游记》

    (3) 又如:耍水(玩水,游泳);耍货(玩具);耍拳(打拳);耍歇(玩耍休息)

    (4) 戏谑;捉弄

    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攧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水浒传》

    (5) 又如:耍处(开玩笑;闹着玩儿);耍窨(假装糊涂;捉迷藏)

    (6) 舞弄;使用武器、器物等

    醒时便在院里耍刀弄棒。——《红楼梦》

    (7) 又如:耍弄(舞弄);耍拳(打拳);耍狮子(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耍枪(耍花枪);耍盘子(即转碟。杂技节目);耍龙(一种传统的民间游艺)

    (8) 施展;现出。多含贬义 。如:耍尖(取巧占便宜);耍牌子(炫耀身分);耍骄(显示骄傲);耍性子(耍脾子)

    (9) 赌博

    负者献耍金耍银买燕。——《清异录》

    (10) 又如:耍钱(指赌博中压的钱财)

    英文翻译

    frolic, play, amuse, play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a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a2 [陆丰腔] sa6 [沙头角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a2 [梅县腔] sha3 sa3 [东莞腔] sa3 [宝安腔]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沙瓦麻二合上聲合口二等ʃwasruax/shoaa
    tài [tai]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D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IP
    四角: 403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