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阇

qí dū [ qi du]
繁体 耆闍
注音 ㄑ一ˊ ㄉㄨ

词语释义

1.耆闍崛山 的简称。 2.是译曰鹫,见智度论三。

词语解释

  1. 耆闍崛山 的简称。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 乌斯藏 ,传是 耆闍 古灵隩。”参见“ 耆闍崛山 ”。

引证解释

⒈ 耆闍崛山的简称。参见“耆闍崛山”。

清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乌斯藏,传是耆闍古灵隩。”

耆阇的网络释义

耆阇

  • 耆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í shé,是译曰鹫,见智度论三。
  • 汉字详情

    qí,shì [qi,shi]
    部首: 418
    笔画: 10
    五笔: FTXJ
    姓名学:
    仓颉: JPA
    四角: 44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3) 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4) 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彊也。”

    (5) 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名词

    师长,长者 。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shì

    动词

    通“嗜”( shì)。爱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英文翻译

    man of sixty; aged, old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5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sii5 ki2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gjii/gigʰi
    dū,shé [du,she]
    部首: 321
    笔画: 11
    五笔: UFTJ
    五行: -
    仓颉: LSJKA
    四角: 37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城门上的台

    (2) 又如:阇台(城门上的台)

    (3) 泛指台

    阇谓之台。——《尔雅》

    西夷气如室屋,南夷气如阇台。——《晋书》

    (4) 瓮城市里 。如:阇里(街巷)

    (5) 另见 shé

    shé

    (2) ——梵文音译字。佛家语。如:阇王(佛家语。人名。阿阇世王的略称。又称“阇世”);阇利(佛家语。梵语 jala 的音译。水的异名);阇提(佛家语。梵语 Jāti的音译。花名。即“金钱花”);阇维(佛家语。指僧死后加以火化);阇婆隶(佛教用语。饿鬼)

    (3) 另见

    英文翻译

    a Buddhist high pri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