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

qǐ dú [ qi du]
繁体 豈獨
注音 ㄑ一ˇ ㄉㄨˊ

词语释义

难道只是;何止。

词语解释

  1.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引证解释

⒈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杜甫《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夏国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夏国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黄遵宪《四用前韵》:“岂独汉唐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岂独的网络释义

岂独

  •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 汉字详情

    qǐ,kǎi [qi,kai]
    部首: 325
    笔画: 6
    五笔: MNB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USU
    四角: 22717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壴( zhù)省,微省声。壴,陈列乐器。( kǎi)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

    (2) “岂”假借作虚词,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

    (3) 相当于“难道”,“怎么”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岂若吾乡邻。——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明· 刘基《卖柑者言》

    岂独一琴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4) 又如:岂奈(何奈,无奈);岂不尔思(怎能不思念你);岂有他哉(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5) 相当于何况 。如:岂况(何况)

    (6) 其

    (7) 表示祈使。如:岂不可(怎么不可以)

    (8) 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也许、莫非

    将军岂有意乎。——《战国策·燕策》

    (9) 又

    荆卿岂无意哉。

    将军岂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10) 又

    将军岂有意乎。

    (11) 又如:岂有(也许有)

    kǎi

    形容词

    同“恺”( kai)。安乐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鱼藻》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蓼萧》

    英文翻译

    how? wha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潮州话:ka2

    宋本广韵

    [d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JY
    五行:
    吉凶:
    仓颉: KHLMI
    四角: 452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