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釋

kǎo shì [ kao shi]
繁体 考释

词语释义

考证解释古文字或古代文献。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考证并解释古文字。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对某些文字进行考辨和解释。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篆文奇古,予为攷释之。”

词语造句

1、被考释词条的数目正好反映了某一类职官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数目越多说明当时那种职官越重要。
2、用一种新的方法,即文化解析的方法,对甲骨文和金文重新进行考释,得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看法、新结论。
3、文章沿时间顺序对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数据的参考价值进行考释,以揭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变迁。
4、文章对鄞西大宗族周氏的宗谱,从地理环境、源流世系、家族组织及祭祀、家族事务约定等方面作了考释。
5、这种文字的字源或造字依据是可以考释的。
6、在方法上,继承了朴学传统,并成功地将“二重证据法”运用于古书考释;
7、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吴大澄一生潜心治学,发展了古文字考释方法,在先秦货币文字、古玺文字、古陶文字以及金文的考释方面均有建树。
8、通过对“句町”及西林部分地名的考释,认为广西西林曾是古句町国政治中心。
9、作者对每个字的勘定均检校再三,力求精确,以令甲骨学者能藉之以全面掌握甲骨文资料,并为其准确科学考释提供可靠依据。
10、《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用部首编排法系统地分析字形、探究字源、考释字义的字书。
11、《红楼梦考释》的非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
12、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孙常叙古文字学成就,主要包括文字的考释方法;
13、因而,本文对《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中所涉部分词语尝试进行了考释。
14、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可以通过考释的。
15、第二章通过对梅因的法律拟制概念的考释,说明法律拟制的政治属性。
16、本文主要是以郭店竹书这批出土文献来谈与出土文献的校勘和考释相关的问题。
17、校勘与考释是整理出土文献的两项基本工作。
18、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基本理清了唐初党项拓拔氏部迁徙的历史,即迁徙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19、通过考释,本文试图说明如果把汉译佛经与传统文献结合起来研究,会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
20、第四章在上下编具体考释的基础上,总结出敦煌文献名物所具有的字形特征、品类特征及文化特征。
21、对田阳平话中的古语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作一些简要的对照和考释。
22、文字方面,本文整理了《祖堂集》的全部单字,分析了其用字状况,重点考释了一些颇为生僻的难字。
23、在文字符号观的指导下,甲骨文考释的主要方向应为“以形为主”,厘清字形的演变。
24、本文通过分析考释,认为王安石、王父子的解释最符合老子原意,从而纠正了此前的一些错误解释。
25、别这样!你已经尽力了。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可以通过考释的。
26、对上博简《周易》的文字考释,本人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同时对部分文字考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7、其中所运用的考释金文的方法,立足于材料与理据,成效突出。
28、第二部分,论述四十年代中后期史学风气的变动之一:由尚考到考释结合。
29、本文以汉代风俗、思想观念为背景,对鹿的艺术造型进行文化考释。
30、本文对甘肃通渭方言中保留至今的部分古词语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简略的考释。

考釋的国语词典

对古文物作考证并解释。

考釋的网络释义

考释

  • 考释,读音kǎo shì,汉语词语,指考证并解释。
  • 汉字详情

    kǎo [kao]
    部首: 418
    笔画: 6
    五笔: F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KMVS
    四角: 4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词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英文翻译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u3 [陆丰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丰腔] kau3 ko3 [梅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
    shì [shi]
    部首: 701
    笔画: 20
    五笔: TOLF
    仓颉: HDWLJ
    四角: 26941

    英文翻译

    interprete, elucidate; re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t7 [宝安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sit7 [东莞腔] sit7 [客英字典] shit7 sit7 [梅县腔] shit7 sit752FA [台湾四县腔] sit7 sit7 [陆丰腔] shit8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x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施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ɕĭɛksj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