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订

kǎo dìng [ kao ding]
繁体 考訂
注音 ㄎㄠˇ ㄉ一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参见:攷订 ,考订

词语解释

  1. 考核订正。

    宋 秦观 《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 元 揭傒斯 《孔氏谱序》:“拜 曲阜 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 阳湖 孙氏 ,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2. 考据订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 清 姚鼐 《<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引证解释

⒈ 考核订正。

宋秦观《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
元揭傒斯《孔氏谱序》:“拜曲阜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
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阳湖孙氏,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考据订正。 宋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
清姚鼐《<泰山道里记>序》:“比有岱宗之游,过聂君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考订的国语词典

考校订正。

如:「他从事古籍的考订工作已经有好多年了。」

考订的网络释义

考订

  • 考订是汉语词语,
  • 拼音为kǎo dìng,
  • 释义:1、考据订正。2、考核订正。
  • 考订造句

    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材料呢?首先是进行考订。
    但中国古代的典籍汗牛充栋,无论怎样精赅的索引,难免沧海遗珠,一些极微的问题往往会引来烦复的考订。
    通过对其考订讹字的成就与不足的探讨,对段玉裁相关研究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此文首次对这些交往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爬梳与考订。
    并取旧目参互考订,务期翔实,庶免差讹。
    此书现今最为流行的本子是中华书局于一九七四年出版的由王仲荦先生手自点校的标点本,该书旁征博引,考订精密。
    因此,对该卷的录文进行系统的考订和整理,是本文的着力要做的工作。
    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于经学,毕注于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
    唐政府组织名医对针灸穴位考订和校定图书,这项工作前无古人。
    所以,考订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那儿工作,考订神话、修正寓言,造空中楼阁,因为地上找不到有价值的基础。
    他的“词内看词”表现为对词的字、句、声、韵、调、体式、版本等的校勘和考订;
    本文首先对李氏家族的世系作了一番系统的梳理,对一些人物作了考订,并且重新排列了世系表。
    这部分考订《黔南苗蛮图说》编写、绘制、刻印的背景和时间以及作者桂馥的情况。
    此外,对与船山四书学思想颇有关联的《船山经义》之内容和写作时间也作了细致考订。
    该书可作为图书馆古籍编目人员宜重视考订的一个典型例证。
    其次,罗列其家族成员的主要著述之存目和相关信息,并对所能见到的版本,略加考订。
    其次,对魏宪的生年、身份及文学活动进行考订;
    鉴于有的学者对该墓等级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发掘情况和文献记载,对墓主身份进行了进一步考订,对墓中出土的铜铸钱币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
    本文研究重心有二,一是详实考订夫妻二人之生平。

    汉字详情

    kǎo [kao]
    部首: 418
    笔画: 6
    五笔: F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KMVS
    四角: 4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词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英文翻译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u3 [陆丰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丰腔] kau3 ko3 [梅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
    dìng [ding]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S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MN
    四角: 31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 同本义

    订,平议也。——《说文》。按,字亦作评。

    订太平文王之道。——《诗·天作》笺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3) 又如:订铨(评议衡量);《订鬼篇》

    (4) 改正,修正

    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亦足有所订正。——《晋书·荀崧传》

    (5) 又如:订顽(改正愚顽);修订

    (6) 达成协议订立;使生效 。如:订交;订婚

    (7) 预先约定 如:订购;订阅

    (8) 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如:装订;订书

    英文翻译

    draw up agreement; ar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3 ding6

    宋本广韵

    考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