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竟

kǎo jìng [ kao jing]
注音 ㄎㄠˇ ㄐ一ㄥˋ

词语释义

刑讯穷竟。 刑讯致死。

词语解释

  1. 刑讯穷竟。

    《后汉书·安帝纪》:“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輒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 李贤 注:“考,谓考问其状也;报,谓断决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逵 ﹞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

  2. 刑讯致死。

    《释名·释丧制》:“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於狱也。”《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是以冒犯常科,輒敕县考竟,擅行杀戮,须伏诛罚。”《晋书·魏舒传》:“其考竟 友 ,以惩奸佞。”

引证解释

⒈ 刑讯穷竟。

《后汉书·安帝纪》:“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輒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
李贤注:“考,谓考问其状也;报,谓断决也。”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逵﹞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

⒉ 刑讯致死。

《释名·释丧制》:“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於狱也。”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是以冒犯常科,輒敕县考竟,擅行杀戮,须伏诛罚。”
《晋书·魏舒传》:“其考竟友,以惩奸佞。”

考竟的国语词典

鞭打讯问。

考竟的网络释义

考竟

  • 考竟,刑讯穷尽或刑讯致死之意,出自《释名》。
  • 汉字详情

    kǎo [kao]
    部首: 418
    笔画: 6
    五笔: F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KMVS
    四角: 4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词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英文翻译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u3 [陆丰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丰腔] kau3 ko3 [梅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
    jìng [jing]
    部首: 507
    笔画: 11
    五笔: UJ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TAH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2) 同本义

    竟,乐曲尽为竟。——《说文》

    凡乐成则告备。——《周礼》。汉· 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

    (3) 泛指结束,完毕

    竟,终也。——《玉篇》

    竟,穷也。——《广雅》

    谮始竟背。——《诗·大雅·瞻卬》。笺:“犹终也。”

    振于无竟。——《庄子·齐物论》

    秦王竟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竟。——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竟学(学完,学到底);未竟之业;事竟

    (5) 追究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汉书》

    名词

    “竟”假借为“境”,边境,国境 。如:竟界(边缘;边界);竟尉(古代边境武官)

    副词

    (1) 终于;到底

    平原君 竟与 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竟怒不救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竟无语凝噎。——宋· 柳永《雨霖铃》

    婿竟不调。——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

    竟杀蛟而出。——《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竟尔(竟自。竟然);竟是(还是,毕竟是);竟不然(何不,倒不如)

    (4) 径,一直,直接 。如:竟直(简直;竟然);竟已(终止);竟此(就到这里,到此为止)

    形容词

    (1) 全部;完全;整个

    恩施下竟同学。——《汉书·王莽传》。注:“周徧也。”

    君竟日不出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竟三夜罢。——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竟以宗庙社稷。——清· 周容《芋老人传》

    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竟行之。

    (2) 又如:竟天(满天);竟天价(满天地);竟体(全身);竟夕(整夜,整个晚上);竟世(终生;一辈子)

    英文翻译

    finally, after all, at l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陆丰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海陆丰腔] gin5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5 gin3 [东莞腔] gin5 [沙头角腔] gin3 [梅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慶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kĭɐŋkiengh/kyanq

    考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