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日御 羲和 与月神 嫦娥 的并称。借指日月。
唐 韩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遗 羲娥 。” 朱熹 考异引 孙汝听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诗:“尘霿苟不兴,万里曜 羲娥 。”
泛指岁月。
宋 苏轼 《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 真阳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引证解释
⒈ 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
引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朱熹考异引孙汝听曰:“羲娥,日月也。 羲和,日御; 嫦娥,月御。”
宋王安石《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羲娥。”
清姚鼐《答王生》诗:“尘霿苟不兴,万里曜羲娥。”
⒉ 泛指岁月。
引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
宋辛弃疾《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⒊ 指日夜。
引宋文天祥《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羲娥的网络释义
羲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兮,义(
)声。本义:气)(2) 同本义
羲,气也。——《说文》
(3) 假借用于专名。传说中古代帝王伏羲的简称
伏羲氏之有天下也。——《书·序》
基隆于羲农,规广于 黄唐。——《文选·班固·答宾戏》
(4) 又如:羲文(指伏羲和文王);羲轩(指伏羲和轩辕);羲唐(指伏羲和尧帝);羲皇(指伏羲氏);羲炎(指伏羲和炎帝);羲黄(指伏羲和黄帝)
(5) 传说尧时掌天文的官吏羲氏(羲仲和羲叔)的简称
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山海经·大荒南经》注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书·尧典》。 陆德明释文:“ 羲、 和, 马云:‘ 羲氏掌天官, 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
(6) 原指神话中太阳御者羲和,后用以指代太阳
朱羲将由白。——郭璞《游仙诗》
(7) 如:羲庭(羲阳。太阳的别称);羲娥(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指日月;泛指岁月;亦指日夜)
(8) 古姓氏 。如: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形容词
疲惫 。如:羲老(衰弱年老);羲疾(因过度疲惫衰弱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犧 | 許羈 | 曉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hie/xye | xĭe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我声。本义:女子容貌美好。常“娥媌”、“娥娥”、“娥姣”等连用,形容女子美貌) 同本义
娥媌靡曼者。——《列子·周穆王》。注:“妖好也。”
(2) 又如:娥姣(容貌美好);娥苗(妖艳美好)
名词
(1) 美女 。如:娥流(女流);娥妆(美女的妆饰);娥苗(轻盈美丽的女子);娥辉(女子的光彩)
(2) 借指眉毛 。如:娥翠(女子细长而黑的眉);娥绿(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3) 传说中尧女舜妻的字
娥,帝尧之女 舜妻娥皇字也。 秦晋谓好曰姪娥。——《说文》
(4) 又如:娥皇女英(相传是尧的两个女儿,同嫁给虞舜为妃。后舜出巡时死于苍梧之野,她二人奔丧到南方,投湘水而死)
(5) 嫦娥的简称 。如:娥轮(月亮的别称);娥月(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嫦娥,故称);娥魄(月亮);娥轮(月亮);娥影(月光。指镜中美人的影子或月中的嫦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陆丰腔] ngo3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莪 | 五何 | 疑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ŋɑ | n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