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袒

xiū tǎn [ xiu tan]
注音 ㄒ一ㄡ ㄊㄢˇ

词语释义

1.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

词语解释

  1. 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即今贴身小背心。”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
清方以智《通雅·衣服》:“即今贴身小背心。”

羞袒的网络释义

羞袒

  • xiū tǎn
  • 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即今贴身小背心。”
  • 汉字详情

    xiū [xiu]
    部首: 636
    笔画: 10
    五笔: UDNF
    仓颉: TQNG
    四角: 8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2) 同本义

    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说文》

    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

    共其笾荐羞之实。——《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左传》

    (3) 又如:羞豆(古代祭祀宴享时进献食物的一种盛器);羞膳(进献食品)

    (4) 推荐;进用

    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国语·晋语九》

    (5) 假借为“丑”。感到耻辱

    或承之羞。——《易恒》

    惟口启羞。——《礼记·缁人》

    无作神羞。——《左传·襄公十八年》

    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汉· 李陵《答苏武书》

    (6) 又如:羞怍(羞耻,惭愧)

    (7) 因惭愧而难为情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唐· 李白《长干行》

    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 贾环也不在意。——《红楼梦》

    (8) 又如:羞蛾(美女的双眉);羞人子(羞答答的);羞杀人(羞死人);羞红(因害羞而脸红);羞脚(因怕羞而不敢向前);羞懒(羞愧)

    (9) 嘲弄;侮辱

    那老子信了婆子的言语,带水带浆的羞辱毁骂了儿子几次。——《初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羞污(玷污);羞戮(羞辱);羞薄(轻视;鄙薄);羞丑(羞辱出丑)

    (11) 怕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唐· 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12) 又如:羞影(怕看影子);羞明

    名词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楚辞·招魂》

    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荀子·礼论》

    (1) 又如:羞膳(味美的食物);羞味(美味);羞服(饮食和衣服);羞炰(烤熟的肉食);羞鼎(盛有食物的鼎)

    (2) 熟的食物

    燕与羞俶,献无常数。——《仪礼》

    英文翻译

    disgrace, shame; ashamed; shy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u1 [客语拼音字汇] xiu1 [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siu1 [海陆丰腔] siu1 [东莞腔] siu1 [梅县腔] siu1 [客英字典] siu1 [陆丰腔]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流平聲開口三等siu/siousĭəu
    tǎn [t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JG
    五行:
    仓颉: LAM
    四角: 36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动词

    (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英文翻译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宝安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梅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anx/daandʰɑn

    羞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