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

yáng zhī [ yang zhi]
注音 一ㄤˊ ㄓ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羊油。

词语解释

  1. 羊油。

    《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 万光泰 诗:“羊脂数合米一匊,病父在牀惟噉粥。”

引证解释

⒈ 羊油。

《随园诗话》卷十引清万光泰诗:“羊脂数合米一匊,病父在牀惟噉粥。”

羊脂的网络释义

羊脂

羊脂,中药名。为牛科山羊属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或绵羊属动物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脂肪油。遍及全国。具有补虚,润燥,祛风,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虚劳羸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肤皲裂,痿痹,赤丹肿毒,疥廯疮疡,烧烫伤,冻伤。

羊脂造句

冰雕玉琢一般的美颈仿佛是艺术家的一件经典作品,用羊脂白玉刻画而来。
荡漾的白裙一尘不染,仿佛无缝天衣,衬托着那如同羊脂美玉一样的洁白肌肤。
在那厅里的壁炉上燃着一支羊脂烛,照着三个男人,一个立着,一个跪着,一个倒在地上,穿件衬衫,直挺挺躺在方砖地上。
翡翠、玛瑙、猫眼儿、金刚钻儿、羊脂玉,牛黄和狗宝。
比如形容白玉的时候可以用羊脂白,形容青玉的时候可以用鸭蛋青,而绿玉有偏黄的,还有偏蓝的。
冷亦辰斜睨着这个小东西,虽然暮色苍茫,但是可以看出她的皮肤如羊脂白玉般温润。
但是不久,三个贵夫人的谈话又开始了,有了这个“姑娘”在场,他们突然变成了几乎是非常亲密的朋友。觉得面对着这个毫无羞耻地卖身的女人,她们应当把有夫之妇的尊严身份结成一个团体:因为法定爱情素来高出自由爱情的头上。
昙花是那样的美丽,朵朵都有茶杯那么大,淡青色的花瓣像羊脂玉石雕成的一样。
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温婉如玉,晶莹剔透。比最洁白的羊脂玉还要纯白无暇;比最温和的软玉还要温软晶莹;比最娇美的玫瑰花瓣还要娇嫩鲜艳;比最清澈的水晶还要秀美水灵。
可第二天早上他们继续前往勒阿弗尔时,这些“德行的代表”却疏远羊脂球,只尖酸刻薄地瞥了一眼这位年轻女子。
年长的修女端起羊脂球的杯子,放到那女人的嘴边,喂了她几滴葡萄酒。
那块白玉通体晶莹,雕琢细致,好似是女娲补天用的神石,玲珑剔透;又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开封老城还有一种曾经闻名全国的回族风味素包子,叫做瓠包,是以瓠瓜为馅,用羊脂、胡椒粉调味,风味特异。
由于这声响的原故,现在雷峰和她已是面面相对,因为她双手的撤去,丰嫩如羊脂的上半身在水波中折射如雷峰的眼中。
乌发束着白色丝带,一身雪白绸缎。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羊脂白玉,外罩软烟罗轻纱。眉长入鬓,细长温和的双眼,秀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
她的手里提着一盏闪烁着亮丽的橘红色光芒的纱灯,衬着她那白得恍似羊脂一般的肌肤,流溢着一种动人心魄的肉晕来。
明初汪兴祖生前所佩的羊脂白玉带雕刻云龙戏珠纹,玉带板有葵瓣形和莲瓣形,所琢蟠龙出没于祥云之间,若隐若现,形神兼备。
羊脂玉色的笔杆垂直宣纸之上,墨汁饱满的兔毫笔尖,一滴水墨流转汇聚成米粒大小,摇摇欲坠却始终不掉落。
守宫砂制法:以朱砂和牛羊脂与守宫食之,日久则腹作赤色,通体透红,五月五取血涂妇人臂,作朱砂痣,与人交合即灭。
估价近千万的北宋龙泉窑琮式瓶、数百万的荷花温酒壶等瓷器,以及明代羊脂白玉合环手镯为代表的珍贵藏品。

汉字详情

yáng,xiáng [yang,xiang]
部首: 619
笔画: 6
五笔: U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Q
四角: 80501

详细解释

yáng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引人羡慕注目);羊耳风(羊角风);羊脏(调侃语。指好胃口);羊羔(酒名;羊羔酒,一种汾州产的糯米制白酒);羊儿风(羊角风)

(4) 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论衡》

(5) 姓

形容词

(1) 吉利。后作“祥”

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

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

(2) 又如:羊枣(果名,俗称“软枣。表示吉祥);吉羊

(3) 细密;完备。后作“详”

臣愿王与下吏羊计某言而竺(笃)虑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英文翻译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梅县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angjĭaŋ
zhī [zh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XJG
五行:
仓颉: BPA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fat, grease, lard; g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旨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jii/tjit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