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袍

zhào páo [zhao pao]
注音 ㄓㄠˋ ㄆㄠ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罩袍 zhàopáo

(1) 罩在长袍外面的大褂

robe

(2) 妇女穿的一种松大而无定形的袍子

mother hubbard

引证解释

⒈ 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九:“母亲微蹙着眉头先把父亲的湿罩袍挂起,接着生起一盆炭火来,放在父亲的旁边。”

罩袍的国语词典

套穿在衣服外面的长袍。

罩袍的网络释义

罩袍

  • 罩袍是一个词语,拼音是zhào páo,释义是穿在袍子外面的大褂。
  • 罩袍造句

    女性罩袍没有遮到脚踝也要被鞭抽。
    新南威尔斯州在一个备受关注的案子后作出了这项改变。在这起案子中,一名伊斯兰妇女指控一名警员种族歧视,因这名警员在路边盘查时要求她脱掉遮住全身的伊斯兰罩袍。
    大雨倾盆而下,医生和穿着全身罩袍的助产士紧紧抓住他们的马匹和驴,在湿滑的路上艰难行进,身后河流汹涌。他们进入偏远的村。
    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州政府授予警方新的权力,他们必要时可以命令民众脱掉遮住全身的伊斯兰罩袍和其他的面纱。
    这个月,法国通过了一项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罩袍式穆斯林蒙脸面纱的法律,将于明年四月生效。
    她光亮的头发和雪白的罩袍也散发着这种香气。
    而女人在朝圣时是禁止蒙脸的,即使有些人平常居家都要穿罩袍的。
    当时法国议会多数人认为,面罩和罩袍是压制妇女地位的象征,把妇女当成“掩盖物下的囚犯”,是对妇女尊严的侮辱,因此法国不欢迎穆斯林罩袍。
    但是他们不是夺包的抢匪,他们都穿着黑色罩袍,戴雷朋眼睛,脚蹬凉鞋,脸上带着微笑。
    法国议会多数人认为,面纱和罩袍是压制妇女地位的象征,把妇女当成“掩盖物下的囚犯”,是对妇女尊严的侮辱,因此法国不欢迎穆斯林罩袍。
    那就象浑厚的罩袍笼罩着群山。
    也只有对这部分人打击处理了,才能把整个社会面扭过来,不然光教育社会上那些穿戴蒙面罩袍、留大胡须的普通民众,没有用的。
    他们声称罩袍是“分裂英国”的标志,它对安全隐藏着威胁,也是对妇女的压迫。
    这也是非常精彩有趣的:巴里摩尔把她的新朋友用华丽的帽子和罩袍打扮起来,但是沉迷于网球。
    学校已为此设计了一名亚洲男性、一位东欧白人与一名非洲黑人男子,并计划设计一名中国女性与一名穿着罩袍的穆斯林。
    来蓝色清真寺朝圣的身着罩袍的妇女和儿童。
    身着蓝色罩袍或褐色头巾的妇女们纷纷提着水罐,半蹲着身子从那些用油布和橡胶草草搭起的低矮棚户屋里进进出出。
    去年九月,法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新法,禁止穆斯林妇女在公共场合穿着那种包裹全身的罩袍。
    有时候这些寡妇们令人痛心在出现在视线中,喀布尔满是穿着罩袍在交通道路上行乞的乞丐们。
    法国立法者试图禁止佩戴面纱或罩袍(无论是只遮住面部还是包裹住整个女性身体)的行为,通常被描述为实施一项“禁令”。

    汉字详情

    zhào [zhao]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HJJ
    五行:
    仓颉: WLYAJ
    四角: 60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网,卓声。本义:捕鱼的竹笼)

    (2) 同本义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唐· 温庭筠《罩鱼歌》

    (3) 又如:罩罗(泛指捕鱼或捕鸟的竹器);罩笼(泛指捕鱼的竹器)

    (4) 捕鸟的竹笼或掩网

    弛罩出凤雏。——三国魏· 曹植《孟车篇》

    (5) 又指养家禽的竹笼。如:鸡罩

    (6) 罩形的器物 。如:灯罩;玻璃罩;保护罩;罩甲(外套,短外衣);灯罩;口罩

    动词

    (1) 覆盖;套在外面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唐· 司空图《王官》

    (2) 又如:罩笼(笼罩);罩褂(罩衣);罩袖(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3) 笼罩或遮蔽 。如:山坡上罩着一层薄雾

    (4) 用笼捕取 。如:罩汕(泛指用渔具捕鱼)

    (5) 超越

    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

    (6) 又如:罩过(超过;胜过)

    英文翻译

    basket for catching fish; cov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u5 (kiem2) [客英字典] zau5 [台湾四县腔] zau5 (kiem2) [宝安腔] zau5 [梅县腔] zau5 [东莞腔] zau5 [客语拼音字汇] z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敎去聲開口二等ţautrauh/teaw
    páo [pao]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QN
    五行:
    仓颉: LPRU
    四角: 3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衣敝縕袍。——《论语》。按,衣有箸者,今之绵衣,或曰箸以乱麻曰袍。

    纩为茧,縕为袍。——《礼记·玉藻》

    (2) 又如:袍子

    (3) 中式长衣的通称。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为闲居之服,汉以后用作朝服 。如:长袍;旗袍;袍带(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4) 外衣

    袍者,表衣之通称。——《正字通》

    (5) 战袍 。如:袍铠(战袍与护身铁甲);袍甲(战袍和铠甲);袍仗(战袍和兵器。借指军容);袍袴(战袍,袴靴。军戎之服。亦指穿着军服的人);袍袄(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

    (6) 衣的前襟 。如:袍襟(衣襟)

    英文翻译

    long gown, robe, cloak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u2 [梅县腔]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po2 [陆丰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2 po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东莞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 潮州话:p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襃平聲開口一等bʰɑub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