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盂
注音
一ㄢˇ ㄩˊ
词语释义
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史系》:“ 天监 五年, 丹阳山 南得瓦物,高五尺,围四尺,上鋭下平,盖如合焉。中得劒一,瓷具数十。时人莫识。 沉约 云:‘此 东夷 罨盂也。葬则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则随当时矣。 东夷 死则坐葬之。’”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用的一种葬具。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史系》:“天监五年, 丹阳山南得瓦物,高五尺,围四尺,上鋭下平,盖如合焉。中得劒一,瓷具数十。时人莫识。 沉约云:‘此东夷罨盂也。葬则用之代棺。此制度卑小,则随当时矣。
引东夷死则坐葬之。’”
罨盂的网络释义
罨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网奄,奄亦声。本义:捕鱼或捕鸟用的网)
(2) 同本义
罨翡翠。——《文选·左思·蜀都赋》
(3) 覆盖,敷。医疗方法有冷敷法、热敷法 。如:热罨;冷罨
动词
(1) 掩盖;覆盖 。如:罨黄(掩盖发酵物,保湿保温,以利霉菌发育,长成黄色孢子);罨映(掩映);罨画(色彩鲜明的绘画)
(2) 通“揜”。捕取
罨翡翠,钓鰋鲉。——左思《蜀都赋》
英文翻译
medical compress; fish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2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3
◎ 客家话:[梅县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奄 | 衣儉 | 影 | 鹽B | 上聲 | 琰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qiemx/yeem | ʔĭɛ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2) 同本义
盂,饮器也。——《说文》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4) 盛饭的器皿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汉书》
英文翻译
basin; cup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东莞腔] ji3 [梅县腔] j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2 j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东莞腔] ji3 [梅县腔] j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2 j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于 | 羽俱 | 云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yo/hiu | 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