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识
词语释义
机器在网络中的标志信息,对一台具体的机器而言,机器的IP地址,MAC地址就是在网络中标识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网”捕鸟兽的叫“网”,捕鱼的叫罟。笼统地说,两字没有不同。本义:捕鱼鳖鸟兽的工具)
(2) 同本义
网,庖牺所结绳以渔。——《说文》
网,谓之罟。——《广雅》
网疏则兽失。——《盐铁论·刑德》
(3) 又如:鱼网(捕鱼用的网);网户(渔家);网密(网目细密);网丝(蜘蛛网);网虫(指蜘蛛);网罛(捕鱼之网);网罭9(鱼网)
(4) 泛指多孔而状如网的东西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珠网任从灰。——唐· 张仲素《燕子楼》
(5) 又如:网户(刻有方格的窗户);乒乓球网;雷达网;无线电通讯网;法网;电网;网儿(拢头发的网状头巾)
(6) 喻指法律,法令
网,法网。——《正字通》
天之降网,维其优矣。——《诗·大雅·瞻仰》
(7) 又如:网密(比喻法令严密);网禁(法令);网辟(指律令);网墨(法度刑律)
(8) 指周密的组织或系统 。如:关系网;统治网
动词
(1) 用网捕鱼
有村氓数十家,俱网罟为业。——《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2) 又如:网了一条鱼;网利(给自己捞好处)
(3) 比喻笼罩 。如:网夕阳(夕阳笼罩)
(4) 搜罗;收容
则不能以非功网上利。——《商君书·赏利》
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续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网 | 文兩 | 明 | 陽合 | 上聲 | 養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mĭwaŋ | myangx/mvank |
详细解释
lào
(2) 另见
luò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线有关。各声。本义:缠绕,捆缚)(2) 同本义
络,缠也。——《广雅》
有九丘,以水络之。——《海内经》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绵络天地。——《汉书·扬雄传》
蒙绵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罗绵其上。——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络着手(缠着手);络越子(用越子缠绕丝或纱);络索(耳饰)
(4) 用网状物兜住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陌上桑》
(5) 又如:她头络着个发网
(6) 包罗。如:络幕(施张,覆盖的样子。也作“络縸”)
(7) 联,连,联络。如:络绎不绝;络续(陆续)
(8) 通“罗”。搜罗
网络古今,叙述惩劝。——唐· 司马贞《补史记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动词
(1) 标明,显出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形容词
(1) 高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颇妖1 波腰1 ,piou1/piao1(phiau) biê1/bio1(pie)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shí
动词
(1) (形声。从言。戠(
)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2) 同本义
識,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理)
(4) 认识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王安石《伤仲永》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5) 又如:识路(认识道路);相识(彼此认识);识丁(认识字);识认(认识)
(6) 赏识
林识拔同郡 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 陈寿《三国志》
(7) 又如:识鉴(赏识鉴别);识举(赏识并举用);识遇(赏识知遇)
(8) 感觉;识别;辨别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 又如:识宝太师(受贿的贪官);识主(识货的买主);识真(识别真相);识理(辨认和理解)
名词
(1) 见识;知识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苏轼《贾谊论》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常识;才识(才能和见识);胆识;才益多者其识远;识略(见识与谋略);识面(世面);识野(个人一瞬间在内心中意识所及的范围或所能觉知之意念的范围);识断(具有见识,并能判断);识远(见识远大)
(3)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 。如:识神(心识,心灵)
(4) 相知的朋友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唐· 刘禹锡《元日感怀》
(5) 思想或意识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颜延年《五君咏》
(6) 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7) 姓
副词
(1) 通“适”。刚才
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2) 另见
zhì
名词
(1) 旗帜。后作“帜”
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岭外代答》
(3) 通“帜”。标记
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
(4) 又如:标识(标志)
动词
(1) 加上标记。后作“志”
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金史》
(2) 又如:识别(加上标记使有区别)
(3) 通“志”。记住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文镂无款哀。——《史记·孝武纪》
以计识其人众畜牧。——《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识亦记也。”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4) 又如:识念(记忆);博闻强识
(5)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