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纠

liáo jiū [ liao jiu]
繁体 繚糾
注音 ㄌ一ㄠˊ ㄐ一ㄡ

词语释义

缠绕相连貌。

词语解释

  1. 缠绕相连貌。

    《文选·王褒<洞箫赋>》:“邻囷繚纠,罗鳞捷猎。” 刘良 注:“并竹管相连绕貌。”

引证解释

⒈ 缠绕相连貌。

《文选·王褒<洞箫赋>》:“邻囷繚纠,罗鳞捷猎。”
刘良注:“并竹管相连绕貌。”

缭纠的国语词典

纠缠。

缭纠的网络释义

缭纠

  • liáo jiū
  • 缭纠(缭纠)
  • 缠绕相连貌。《文选·王褒》:“邻囷缭纠,罗鳞捷猎。” 刘良 注:“并竹管相连绕貌。”
  • 汉字详情

    liáo [liao]
    部首: 332
    笔画: 15
    五笔: XDUI
    五行:
    仓颉: VMKCF
    四角: 241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丝有关尞( liáo)声。本义:缠绕)

    (2) 同本义

    缭,缠也。——《说文》

    再缭四寸。——《礼记·玉藻》。疏:“绕也。”

    弗缭。——《仪礼·乡饮酒礼》。注:“犹紾也。”

    肠纷纭以缭转兮。——《楚辞·怨思》

    缭之兮杜衡。——屈原《九歌·湘夫人》

    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后汉书》

    (3) 又如:缭肘(即“镣ń”。囚禁犯人的脚镣、手铐);缭绕(缠绕);缭纠(缠绕相连貌)

    (4) 围绕;绕道而行

    矜纠收缭之属。——《荀子·议兵》。注:“缭绕,言委曲也。”

    每一门内,四缭连屋。——《聊斋志异·金和尚》

    (5) 又如:缭曲(迂回曲折;婉转含蓄);缭眺(谓声清而长)

    (6) 祭祀名

    八月缭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以手纵持肺本,循之至于末,乃绝以祭也。”

    (7) 又如:缭祭(周礼九祭之一。祭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8) 缝纫法之一。用针斜着缝缀 。如:缭衣缝;缭贴边

    (9) 假借为“撩”。撩乱,纷乱

    缭乱边愁听不尽。——唐· 王昌龄《从军行》

    名词

    (1) 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如:帆缭;缭手

    英文翻译

    wind round, rap around, bind

    方言集汇

    ◎ 粤语:liu4

    宋本广韵

    jiū [jiu]
    部首: 332
    笔画: 5
    五笔: XN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VL
    四角: 2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丩( 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

    (2) 同本义

    纠,绳三合也。——《说文》。按,俗字作糺。单股曰纫,两股曰纠,三股曰纠,亦曰徽。”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3) 又如:纠纆(绳索。纠,二合绳;纆,三合绳)

    (4) 姓

    动词

    (1) 缠绕

    其笠伊纠。——《诗·周颂·良耜》

    何异纠纆。——《汉书·贾谊传》。注:“绞也。”

    青纶竞纠。——郭璞《江赋》

    纠思心以为纕兮。——《楚辞·悲风歌》。注:“戾也。”

    横厉纠纷。——《后汉书·刘琨传》。注:“乱貌。”

    福与祸如纠缠。——《鶡冠子》

    (2) 又如:纠蓼(互相牵引);纠结(连结);纠纠(缠绕的样子);纠曲(纠结盘曲)

    (3) 纠集;集结

    纠合宗族于成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收离糺散。——《后汉书·荀彧传》。注:“合也。”

    纠合俊杰披奸猖。——王安石《开元行》

    (4) 又如:纠办(收集,备办);纠合(联络,联合);纠勒(聚集统率);纠会(会合);纠约(纠合约集)

    (5) 矫正

    以纠邦国。——《周礼·大司马》。注:“犹正也。”

    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纠之以政。——《左传》

    (6) 又如:纠劾(审查,弹劾);纠举(纠正举发);纠谬(纠正错误);纠绳(纠正惩处);纠错(纠正错误)

    (7) 督察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凡宫之纠禁。——《周礼·小宰》

    贪利纠譑之名。——《荀子·富国》

    (8) 又如:纠弹(纠察弹劾);纠案(检举监察);纠发(纠察举发);纠逖(督察惩治)

    (9) 检举

    纠之以政。——《左传·昭公六年》。注:“举也。”

    恐见纠擿。——《明史》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纠拾(揭发检举);纠问(纠举问罪);纠发(举发);纠慝(惩处邪恶);纠驳(纠举驳正)

    (11) 拧 。如:纠他的脸

    英文翻译

    investigate, in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