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酒

liào jiǔ [ liao jiu]
注音 ㄌ一ㄠˋ ㄐ一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料酒 liàojiǔ

(1) 作菜肴调味材料用的一种酒

cooking wine

词语解释

  1. 烹调时当作佐料用的酒。

引证解释

⒈ 烹调时当作佐料用的酒。

料酒的国语词典

烹调时作佐料用的酒。

料酒的网络释义

料酒

  • “料酒”是烹饪用酒的称呼,添加黄酒、花雕酿制,其酒精浓度低,含量在15%以下,而酯类含量高,富含氨基酸。在烹制菜肴中使用广泛料酒的调味作用主要为去腥、增香。
  • 料酒的成分主要有黄酒、糖分、糊精、有机酸类、氨基酸、酯类、醛类、杂醇油及浸出物等。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腻,同时,它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甚至还可以减少烹饪对蔬菜中叶绿素的破坏。
  • 料酒的翻译

    英语: cooking wine
    德语: Kochwein
    法语: vin de cuisine

    料酒造句

    加入盐、鸡精、白胡椒和料酒调味,再放青红尖椒,炒匀即可出锅。
    浓香型大曲酒主要是以高粱等淀粉物质为原料,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和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酒。
    教您海皇竹盅鸡怎么做,如何做海皇竹盅鸡才好吃做法:将所有材料放进竹筒里,注满清水,加料酒。
    糯米等粮食酿制成的料酒。在烹制菜肴过程中起去腥,增香的作用。
    放入大虾,加料酒、高汤、盐、白糖,大火烧沸,转小火烧至汤汁将尽,鸡精调味。
    加入肝片,菌菇,酱油膏,料酒,香醋,以旺火快速拌炒。
    将鸡摘洗干净,去骨,抹上盐、料酒、酱油,过油炸熟再用筷子挑起离油,用勺子舀起热油反复浇鸡身上,浇至鸡皮烫焦改切小块,吃时蘸花椒盐。
    一把锡壶装料酒,一家四口铅中毒。
    换个锅,加两三毫升油,把葱姜蒜末、泡好的香茹放进去翻炒出香味,然后加水、盐、大料、料酒等煮,能煮出鸡汤的味儿来。
    纤维素、半纤维素可用来生产燃料酒精,而木质素往往被废弃。
    桂皮、姜洗净,装入纱布袋扎口;将鳙鱼去鳃、内脏,洗净后下油锅稍煎;锅中倒入鸡汤,加入药包和葱、料酒、食盐,煮至鱼肉熟烂后,拣去葱、药包即可。
    制作方法将甲鱼和鸡一烫,洗净放入碗内,加盐、葱、姜、料酒,上笼蒸熟即成。
    现在开始准备,首先把五花肉条用水洗净,切成伍厘米见方的块状,放入容器中,注入冷水并淹过肉块,随后加入一勺半料酒,如此便可去掉部分血水加肉腥气。
    炒锅加点油烧热,将切好的肉、葱、姜、花椒一起下锅,煸的过程中加料酒,或者普通白酒去腥提味。
    毛及内脏,洗净细切,下锅煸炒,然后加入黄酒,稍煮;加水,加入淘洗干净的小米,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兑入人参浓汁,搅匀,加料酒。
    虾背部剖开去沙线,加料酒,洋葱丝拌匀。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但果酒和乳酒一样同属第一代饮料酒。
    然后准备葱姜和料酒,将葱切段,姜拍散后浸入水中,加入料酒反复抓捏,让葱姜汁深入水中,然后用葱姜水跟斩好的鸡蓉混合均匀。
    在鱼头上撒上剁椒,姜末,盐,豆豉和料酒。
    花椒,大蒜,桂皮,料酒,鸡精,蒜蓉酱,蒜蓉,杏仁,腰果,菜瓜,橄榄油,粉丝。

    汉字详情

    liào [liao]
    部首: 407
    笔画: 10
    五笔: O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YJ
    四角: 9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consider, conjecture; materials, ingredi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liu2 liu6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落蕭平聲開口四等lieuleu
    jiǔ [jiu]
    部首: 714
    笔画: 10
    五笔: I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动词

    (1) 饮酒 。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英文翻译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u3 [梅县腔] ziu3 [沙头角腔] tsieu3 [客语拼音字汇] jiu3 [客英字典] ziu3 [陆丰腔] ziu3 [宝安腔] ziu3 [东莞腔] ziu3 [台湾四县腔] z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酉上聲開口三等ciux/ziovts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