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素

gǎo sù [ gao su]
繁体 縞素
注音 ㄍㄠˇ ㄙ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缟素 gǎosù

(1) 白色。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指丧服;比喻俭朴

若是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white mourning dress

词语解释

  1. 白色丧服。

    《管子·轻重甲》:“故君请縞素而就士室。”《史记·高祖本纪》:“今 项羽 放杀 义帝 於 江 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縞素。”《后汉书·顺帝纪》:“ 茂陵 园寝灾,帝縞素避正殿。” 清 吴伟业 《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2. 白色。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圣贤不能自理於乱世。”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赏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国色。” 清 孙枝蔚 《夏日坐郭长仲水边梅花亭长歌》:“怜我不如阶下石,曾坠残香分縞素。”

  3. 喻朴素。

    《史记·留侯世家》:“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欲 沛公 反 秦 奢泰。” 明 屠隆 《昙花记·公子思亲》:“婆婆縞素清斋,幽栖良苦。”《西湖佳话·孤山隐迹》:“ 和靖 所爱者,爱其一种縞素襟怀,冷香滋味,与己之性情相合耳。”

  4. 供书画用的白绢。亦指书画。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此皆骑战一敌万,縞素漠漠开风沙。” 宋 苏辙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之一:“谁遣 百时 开縞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鹤去来远,縞素飘落流尘緇。”

引证解释

⒈ 白色丧服。

《管子·轻重甲》:“故君请縞素而就士室。”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縞素。”
《后汉书·顺帝纪》:“茂陵园寝灾,帝縞素避正殿。”
清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⒉ 白色。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圣贤不能自理於乱世。”
明沉受先《三元记·赏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国色。”
清孙枝蔚《夏日坐郭长仲水边梅花亭长歌》:“怜我不如阶下石,曾坠残香分縞素。”

⒊ 喻朴素。

《史记·留侯世家》:“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
裴駰集解引晋灼曰:“欲沛公反秦奢泰。”
明屠隆《昙花记·公子思亲》:“婆婆縞素清斋,幽栖良苦。”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和靖所爱者,爱其一种縞素襟怀,冷香滋味,与己之性情相合耳。”

⒋ 供书画用的白绢。亦指书画。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此皆骑战一敌万,縞素漠漠开风沙。”
宋苏辙《李公麟<阳关图>二绝》之一:“谁遣百时开縞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鹤去来远,縞素飘落流尘緇。”

缟素的国语词典

纯白色的绢。

缟素的网络释义

缟素

  • 白色。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指丧服;比喻俭朴。
  • 缟素造句

    北方冰火两重天,缟素哀女泣万仙。
    周幽王为博美人嫣然一笑,点烽火大戏天下诸侯视天下安危于无物;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个寡妇放弃继承王位拒绝皇冠田园,爱美人不爱江山;吴三桂更是不惜背上千古骂名“三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放八旗铁骑入关!女人啊!为何你具有如此的魔力?烽火戏诸侯。
    显王府,一片缟素,来吊唁的人群络绎不绝,朱凌峰和朱凌宇披麻戴孝地跪在灵堂接受吊唁。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狮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帝都内外一片肃穆悲凉,大正宫太极殿前,群臣缟素跪叩。
    那妇人身穿缟素衣裳,脸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春意,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便如要滴出水来,似笑非笑。
    为了准备第二天的约会,我是翻箱倒柜,才发现自己一柜子的缟素。
    原来是一个浑身缟素的女孩儿迷踪失路。
    极目远眺,唯见千里缟素,万里绢白,大地一片苍茫,山外的群山好似银龙乱舞,蜿蜒连绵,不见尽头。
    一忽儿,银海一样的大地,玉龙一样的山峦,白珊瑚一样的树挂,缟素鳞鳞状的瓦棱,你映着我,我衬着你,真是个明光耀眼的玉雕的乾坤!韩静霆。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他没想到在这小地方居然能看到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绝妙美人儿,娉娉婷婷十五六岁年纪,浑身缟素,一副弱不胜衣的模样。
    宜嗔宜喜,一颦一蹙皆别有一番风味,身穿缟素,头戴白花,清丽绝美,优雅而温和,让张天舫不禁小声吟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仙姿偶伴走凡尘,颠倒生门入死门。猎猎明霞燃缟素,滔滔向日起纷纭。知君不重胭脂色,为我独留霜雪魂。幸得春风埋玉骨,何须铸铁损精神。

    汉字详情

    gǎo [gao]
    部首: 332
    笔画: 13
    五笔: XYMK
    五行:
    吉凶:
    仓颉: VMYRB
    四角: 2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 gǎo)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高声。本义:细白的生绢) 同本义

    缟,鲜色也。——《说文》。按,鲜色当作鲜巵。熟帛曰练,生帛曰缟。

    厥篚元纤缟。——《书·禹贡》。传:“白缯。”

    与之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缯之精者曰缟。——《小尔雅》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韩非子·说林上》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晁错《论贵粟疏》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 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资治通鉴》

    (2) 又如:缟袂(白色绢衣。用以喻白海棠);缟衣綦巾(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古时女子所服);缟冠(白色生绢制的帽子);缟练(白绢)

    形容词

    (1) 白色

    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列子·汤问》

    缟,素也。——《小尔雅·广诂》

    缟衣綦巾。——《诗·郑风·出其东门》

    兵皆缟素。——《汉书·高帝纪》。注:“白也。”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帝缟素避正殿。——《后汉书·顺帝纪》

    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南朝宋· 谢惠连《雪赋》

    (2) 又如:缟巾(白色头巾);缟带(白色的绢带。喻指雪的洁白);缟羽(白羽);缟衣(白色男服);缟武(白色帽檐)

    动词

    映照 。如:缟夜(映照黑夜);月明缟树(月光映照大树)

    英文翻译

    white raw silk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su]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GX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MVIF
    四角: 50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 )。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4)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5) 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6) 本质;本性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根素(根本);素怀(本心)

    (8)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毒素(某些有机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因素(构成事物的本质成分);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9) 蔬菜瓜果等副食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果蓏素食当十石。——《管子·禁藏》

    (10) 又如:三荤一素;吃素;素什锦(杂取诸种蔬菜配合而成的一种素肴);素膳(素食)

    (11) 旧交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12) 又如:素故(旧交);素情(旧交,旧情);素结(故交);素旧(旧交)

    (13) 姓 。三国魏有素利

    形容词

    (1) 白色,雪白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素纸(白纸;没有写过字的纸);素衣将敝(比喻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素练(白色的熟绢);素车(以白土涂饰的车);素风(秋风);素秋(即秋季,古代阴阳五行家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秋季为“素秋”);素娥(指月宫中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3) 质朴;不加装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 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素碑(没有刻字的石碑);素一(纯朴简约);素冠(素朴无饰的练冠);素室(朴实而不加华饰的房间);素琴(无装饰的琴);素妆(淡妆);素几(不加雕饰的小几);素面朝天(不加妆饰而面见天子)

    (5) 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 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 汉· 王充《论衡超奇》

    (6) 又如:素放(无条件释放);素王(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人);素封(没有官爵封邑但和封君一样富有的人家);素手(空手;不带礼物);素功(素王的功业);素官(没有实际权力的闲官)

    (7) 平素,往常,旧时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 名。”——《明史·海瑞传》

    (8) 又如:素位(平日所处的地位);素守(平素的操守);素抱(平素的志趣、抱负);素衷(平素的心意);素期(平素所期望的);素意(平素的意愿);素怀(平素的怀抱);素著(一向都很著名);素孚(平时很得人心;一贯深受众望)

    (9) 寒素,低微

    文帝使人问 诩自固之术, 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贾诩传》

    (10)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素流(寒素之辈。指门第低微的人);素族(寒门);素门(清寒之家。与世族豪门相对)

    (11) 质数的 。如:素数(质数);素因子

    (12) 诚心的,真情的

    夫公孙鞅事 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副词

    (1) 预先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2)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3) 向来;从来就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如:语素;调素

    英文翻译

    white (silk); plain; vegetarian; formerly; norm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 客家话:[东莞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台湾四县腔] su5 [梅县腔] se5 [海陆丰腔] su5 [陆丰腔] sii5 [宝安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s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oh/su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