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
《宋书·顺帝纪》:“詔曰:‘…… 姬 夏 典载,犹传緗帙; 汉 魏 餘文,布在方册。’”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緗帙。” 唐 李贺 《示弟》诗:“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时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俺相公书房中琅函万叠,緗帙千层,都是我收拾。”
引证解释
⒈ 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
引《宋书·顺帝纪》:“詔曰:‘…… 姬夏典载,犹传緗帙; 汉魏餘文,布在方册。’”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緗帙。”
唐李贺《示弟》诗:“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时书。”
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俺相公书房中琅函万叠,緗帙千层,都是我收拾。”
缃帙的国语词典
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卷。
缃帙的网络释义
缃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浅黄色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2) 如:缃苞(浅黄色的苞);缃裙(浅黄色的裙子);缃素(浅黄色书卷的代称);缃绮(淡黄色的丝织品)
名词
(1) 浅黄色的帛 。如:缃帙(浅黄色绸子做的书衣。即包在书卷外的浅黄色封套。后也作书卷的代称);缃轴(指书画卷轴);缃图(指书籍图册)
(2) 树名 。如:缃核桃(结浅红色果实的树。亦指这种树的花或果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 同本义
帙,书衣也。——《说文》。今人谓之函。
合为三帙,三十卷。——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3) 又如:帙帷(包书的布套)
(4) 书;书的卷册、卷次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清· 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
(5) 又如: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
动词
整理书籍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宝安腔] z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秩 | 直一 | 澄 | 質B開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B | ɖʰĭĕt | drit/d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