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缀,合箸也。——《说文》
缀衣。——《书·立政》。传:“掌衣服。”
出缀衣于庭。——《书·顾命》
为下国缀旒。——《诗·大雅·长发》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一》
(2) 又如:缀甲(缝制甲衣);缀拾(采集连缀);缀纯(连缀杂彩以为缘边);缀葺(修补;缝补);缀缀(相连缀的样子)
(3) 著作。组织文字以成篇章
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白行简《李娃传》
李藩侍郎尝缀 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李长吉歌诗》
夜书细字缀语言,雨目眵昏头雪白。——韩愈《短灯檠歌》
(4) 又如:缀集(连缀聚集。常指著述,编辑);缀法(旧时小学里教导学生作文、造句的方法。连缀已读过的文字,改白话为文言,或改文言为白话,均属缀法之列)
(5) 装饰
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 曹植《七启》
赤缀户也,白缀牖也。——《大戴礼记》
(6) 又如:缀映(点缀映衬);缀饰(点缀装饰)
(7) 连结
缀,连也。——《广雅》
缀鬼谷于北辰。——《楚辞·远逝》
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聊斋志异·狼三则》
(8) 又如:缀恩(联系亲情);缀行(连接成行);缀连(组合;连属);缀接(联系);缀组(系结印绶)
(9) 点缀散布 。如:天上缀满了星星
名词
(1) 词缀 。如:前缀;后缀;中缀
(2) 物件边缘的装饰
纲户朱缀,刻方连些。——《楚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ī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众妇夜缉灯烘。——宋· 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2)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缉取(搓成);缉麻(绩麻);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3) 搜捕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缉凶(搜捕凶犯);缉擒(捉拿;缉拿);缉探人(侦察人员)
(5) 继续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6)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缉绪(继承传统)
(7) 会合;和睦。通“辑”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8)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缉众(聚众);缉宁(使祥宁安和)
(9) 附耳私语;花言巧语 。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10) 另见
qī
动词
(1) 缝衣边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2)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如:缉鞋口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