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

mián mián [ mian mian]
繁体 綿綿
注音 ㄇ一ㄢˊ ㄇ一ㄢ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绵绵 miánmián

(1)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continuous;unbroken

词语解释

  1. 亦作“緜绵”。连续不断貌。

    《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 河 之滸。” 毛 传:“緜緜,长不絶之貌。”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緜緜无絶期。”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词:“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一:“那边是一片宁静的田野,田野的尽处是一带绵绵无尽的远山。”

  2. 微细;微弱。

    《淮南子·缪称训》:“福之萌也緜緜,祸之生也分分,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分分当为介介,字之误也。介介,微也;緜緜介介,皆微也,故曰福祸之始萌微。”《素问·脉要精微论》:“緜緜其去,如弦絶死。” 王冰 注:“緜緜,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 宋 苏辙 《送琳长老还大明山》诗:“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緜緜。”

  3. 安静貌。

    《诗·大雅·常武》:“緜緜翼翼,不测不克。” 毛 传:“緜緜,靚也。” 孔颖达 疏:“緜緜然安静,不行暴掠;翼翼然恭敬,各司其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緜绵”。

⒉ 连续不断貌。

《诗·王风·葛藟》:“緜緜葛藟,在河之滸。”
毛传:“緜緜,长不絶之貌。”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緜緜无絶期。”
清陈维崧《添字昭君怨》词:“今朝细雨太绵绵,且高眠。”
萧军《八月的乡村》一:“那边是一片宁静的田野,田野的尽处是一带绵绵无尽的远山。”

⒊ 微细;微弱。

《淮南子·缪称训》:“福之萌也緜緜,祸之生也分分,福祸之始萌微,故民嫚之。”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分分当为介介,字之误也。介介,微也;緜緜介介,皆微也,故曰福祸之始萌微。”
《素问·脉要精微论》:“緜緜其去,如弦絶死。”
王冰注:“緜緜,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
宋苏辙《送琳长老还大明山》诗:“我适病寒热,气力才緜緜。”

⒋ 安静貌。

《诗·大雅·常武》:“緜緜翼翼,不测不克。”
毛传:“緜緜,靚也。”
孔颖达疏:“緜緜然安静,不行暴掠;翼翼然恭敬,各司其事。”

绵绵的国语词典

形容连续不绝。

绵绵的网络释义

绵绵 (陈奕迅演唱歌曲)

  • 《绵绵》是香港流行男歌手陈奕迅的一首粤语歌曲,由林夕作词,柳重言作曲,陈奕迅演唱。收录于专辑《打得火热》中,发行于2000年09月29日。
  • 绵绵造句

    透过车窗,可以看见远处绵绵起伏的山岭。
    愿将连绵的雨丝化为绵绵的思念。
    这支歌表达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的绵绵深情。
    她的病刚好,身子软绵绵的。
    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
    窗外春雨绵绵,那一株株嫩绿的生命,茁壮成长。
    话剧把我们带回到一九七六年春天,这是使几代中国人绵绵瓜瓞的时刻。
    绵绵的细雨好像天地间的珠帘又像轻柔的薄纱笼罩着世间万物。
    灾区阴雨绵绵,再加上余震不断,真是雪上加霜!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
    当你白发苍苍,睡意绵绵,在火炉旁打盹之时。
    一场润物无声的绵绵春雨,一阵春光无限的和煦春风。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川流不息,绵绵不断的继续着。
    入夏以来一直阴雨绵绵,难得这样晴好的天气。
    走在软绵绵的沙滩上,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样。
    那笑声很清纯,很甜美,如风铃摇曳,似春雨绵绵。
    他今天觉得身体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
    他俩之间,有时候情意绵绵,有时候却视同路人,难说啊!
    他的来信寄托了赤子思母的绵绵之情。
    晨雾中,远处的山峰林立,犬牙交错,绵绵不绝,让人觉得很美。

    汉字详情

    mián [mian]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R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MHAB
    四角: 2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帛,从糸( )。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 同义

    绛缇絓紬丝絮绵。——《急就篇》。颜注:“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

    身衣布衣,木緜皁帐。——《资治通鉴》

    吴绵软如云。—— 白居易《新制布裘》

    (3) 又如:绵子(丝绵);绵衣(内装丝绵的衣服);绵帛(丝绵绢帛的总称);绵矩(加工丝绵的工具)

    (4) 通“棉” 。如:绵花(棉花);绵絮(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绵绒(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

    (5) 丝絮状物

    想见东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飞绵。——陆游《醉中怀眉山旧游》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

    (6) 姓。春秋齐有绵驹

    动词

    (1) 接连不断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诗·大雅·绵》

    緜,连也。——《广雅·释诰四》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緜日月而不衰。——《文选·张衡·思玄赋》

    绵地千里。——《后汉书·西羌传》

    (2) 又如:绵连(连续不绝);绵络(连续不绝);绵联(连绵不绝的样子);绵长(延续久远)

    形容词

    (1) 久远

    微睇緜藐。——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远视貌。”

    鸟屿緜邈。——左思《吴都赋》。注:“广远貌。”

    (2) 又如:绵暧(久远,悠远);绵眇(遥远、悠远、远视的样子);绵野(遥远的郊野)

    (3) 柔软,单薄 。如:软绵绵;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4) 薄弱;软弱

    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汉书·严助传》

    (5) 又如:绵弱(柔弱,薄弱);绵幂(微细);绵劣(才能薄弱,智力低下);绵力(谦词,能力薄弱)

    (6) 病重

    不图所患,遂尔绵笃。——《晋书·陶侃传》

    (7) 又如:绵笃(病危,病势沉重);绵惙(病势垂危)

    (8) 美,盛 。如:绵芊(草木茂盛美好的样子);绵丽(柔美华丽)

    英文翻译

    cotton wad; wool; soft, downy

    方言集汇

    ◎ 粤语:min4

    宋本广韵

    mián [mian]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R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MHAB
    四角: 2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帛,从糸( )。本义:丝棉,精丝绵,新丝绵)

    (2) 同义

    绛缇絓紬丝絮绵。——《急就篇》。颜注:“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今则谓新者为绵,故者为絮。”

    身衣布衣,木緜皁帐。——《资治通鉴》

    吴绵软如云。—— 白居易《新制布裘》

    (3) 又如:绵子(丝绵);绵衣(内装丝绵的衣服);绵帛(丝绵绢帛的总称);绵矩(加工丝绵的工具)

    (4) 通“棉” 。如:绵花(棉花);绵絮(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绵绒(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

    (5) 丝絮状物

    想见东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飞绵。——陆游《醉中怀眉山旧游》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

    (6) 姓。春秋齐有绵驹

    动词

    (1) 接连不断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诗·大雅·绵》

    緜,连也。——《广雅·释诰四》

    郑绵络些。——《楚辞·招魂》

    緜日月而不衰。——《文选·张衡·思玄赋》

    绵地千里。——《后汉书·西羌传》

    (2) 又如:绵连(连续不绝);绵络(连续不绝);绵联(连绵不绝的样子);绵长(延续久远)

    形容词

    (1) 久远

    微睇緜藐。——司马相如《上林赋》。注:“远视貌。”

    鸟屿緜邈。——左思《吴都赋》。注:“广远貌。”

    (2) 又如:绵暧(久远,悠远);绵眇(遥远、悠远、远视的样子);绵野(遥远的郊野)

    (3) 柔软,单薄 。如:软绵绵;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4) 薄弱;软弱

    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汉书·严助传》

    (5) 又如:绵弱(柔弱,薄弱);绵幂(微细);绵劣(才能薄弱,智力低下);绵力(谦词,能力薄弱)

    (6) 病重

    不图所患,遂尔绵笃。——《晋书·陶侃传》

    (7) 又如:绵笃(病危,病势沉重);绵惙(病势垂危)

    (8) 美,盛 。如:绵芊(草木茂盛美好的样子);绵丽(柔美华丽)

    英文翻译

    cotton wad; wool; soft, downy

    方言集汇

    ◎ 粤语:mi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