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

shéng suǒ [ sheng suo]
繁体 繩索
注音 ㄕㄥˊ ㄙㄨㄛ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绳索 shéngsuǒ

(1) 粗绳子

rope

词语解释

  1. 绳子。亦特指粗绳。

    《诗·小雅·何人斯》“及尔如贯” 汉 郑玄 笺:“我与女俱为王臣,其相比次,如物之在绳索之贯也。”《汉书·西域传上·乌秅国》:“ 县度 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所见一大树,鸛雀径止其上……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章:“那刚刚伸出蔓儿的秧子,互相搭在一起,像无数条绳索,一会儿套住了他的脚,一会儿又拴住了他的手。”

  2. 比喻牵挂;束缚。

    唐 寒山 《诗》之二四六:“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使人民获得抗 日 、团结和民主的自由。”

引证解释

⒈ 绳子。亦特指粗绳。

《诗·小雅·何人斯》“及尔如贯” 汉郑玄笺:“我与女俱为王臣,其相比次,如物之在绳索之贯也。”
《汉书·西域传上·乌秅国》:“县度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所见一大树,鸛雀径止其上……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
浩然《艳阳天》第一〇二章:“那刚刚伸出蔓儿的秧子,互相搭在一起,像无数条绳索,一会儿套住了他的脚,一会儿又拴住了他的手。”

⒉ 比喻牵挂;束缚。

唐寒山《诗》之二四六:“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四:“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使人民获得抗日 、团结和民主的自由。”

绳索的国语词典

绳子。

绳索的网络释义

绳索

  • 绳索(或称绳子),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并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
  • 绳索的翻译

    英语: rope
    德语: Seil, Schnur, Strang, Strick, Tauwerk (S)​
    法语: corde

    绳索造句

    妈妈把废弃的报纸和箱子压扁,用绳索捆起来。
    春天的傍晚,太阳像个尽到职责的老纤夫,放下了光明的绳索,站在天边,回望着大海。
    在任何时候,她的心里都不忘给自己留一条救命的绳索,假如这条绳索救不了她的命,至少她还可以拿来上吊。不管好的记忆,坏的记忆,忘不掉的话就干脆记得吧,就像你一直按着自己伤口,然后再松开,忽然就觉得没有那么痛了。
    翅膀属于自由,绳索属于束缚,积极的心态属于宽容。
    头人对他嗤之以鼻,割断了女人身上的绳索。
    事实上,没有谁束缚你,心上的绳索都是自己绑上去的。欲望越多,束缚越多;欲望越少,自由越多。解脱不难,只需淡泊名利,看淡得失,以平和恬淡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人生。缘去缘留只在人一念之间,只要不看到,不想起,不记着,再深的感情慢慢的也就忘记了。有些爱,注定只是路过。
    因此她凌空冲向山脊的那一头,不料并没有感觉到绳索急遽抽动、固定,反而自由落体般坠下虚空。
    兀良台的预感十分的准备,就在他们大肆杀戮白莲教徒的时候,刘福通已经带人从后撵上,手一挥,一道紧绷的绳索分成两截,但见无数的山石从坡上滚滚而下。
    就在全城都在为张角的逝世哀痛莫名时,这天夜里,几个黑影出现在了城墙脚下,只见他们从怀中掏出一根绳索,绳索的末端还拴上了一个大大的铁钩。
    许多走绳索者死在最后一步上,这时候去妊娠斑他们认为已表演成功了。
    原来是一个缠满藤蔓和骷髅的绳索,虽然经过了千百年,但是依然历久弥新。
    绳索另一端,一块面盆大小的石头以少年为圆心飞快的转了起来。
    采购产品圣诞灯饰套,花园灯,星灯,户外灯,绳索灯,户外照明。
    吊具通过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和绳索悬挂在行车下方。
    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卷结,酒瓶结:一种绳结,用于把绳索缚在船柱、支柱或其他物体上,包括两个处于相对方向的活结。
    他的臣仆对他说,我们听说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现在我们不如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雾很飘渺。在雾中找到方向的才是世上的强者。在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才是勇者。人生犹如在大海中奋勇搏击。冲出心灵的绳索,就会到达生机勃勃的彼岸。
    另外一条绳索穿过三眼木盘中心的小孔。
    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汉字详情

    shéng [sh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KJ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RLU
    四角: 26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动词

    (1)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形容词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绳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