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捆索绑

shéng kǔn suǒ bǎng [ sheng kun suo bang]
繁体 繩捆索綁
注音 ㄕㄥˊ ㄎㄨㄣˇ ㄙㄨㄛˇ ㄅㄤ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绳捆索绑 shéngkǔn-suǒbǎng

(1) 用绳索捆绑

tie and rop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2章:“他们都被绳捆索绑,在村民的前面站着。”

成语用法

绳捆索绑作宾语、定语;指抓人。

引证解释

⒈ 用绳索捆绑。

《四川巴县民歌·做来做去为别人(四)》:“冬季里来雪花飞,赶交地主租谷米;如若租米交不出,绳捆索绑关牢里。”

绳捆索绑的网络释义

绳捆索绑

  • 绳捆索绑,读音shéng kǔn suǒ b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用绳索捆绑。
  • 绳捆索绑造句

    冤哉枉也!女王阿姨,我从小就厚待女孩子,长大了处处让着女人,我还是条光棍,什么时候欺侮过女人来?倒是她们欺侮我孤身一人,绳捆索绑!
    换来的是绳捆索绑,跟着卖艺的一家进了保安团的监狱。
    者,从此嘴里横卡着嚼铁,刺唇硌牙;浑身上下绳捆索绑,任由鞭打……
    众魏军甲士冲上,粗暴地把四名大汉和葛衣少年一脚揣倒,绳捆索绑起来。
    曹延禄带着薛宝成等随从马队,押着绳捆索绑的方天佑,一路朝敦煌节度使府驰来,到了节度府,将方天佑拘押在马棚里,就急匆匆向大堂走去。
    职业中的十个致命想法:一、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二、非黑即白看世界,三、无止境地追求卓越,四、无条件地回避冲突,五、强横压制反对者,六、天生喜欢引人侧目,七、过度自信,急于成功,八、被困难“绳捆索绑”,九、疏于换位思考,十、不懂装懂。祝贴士记牢,职场逍遥!
    这时,浑身烧伤的杞戎嵇渐渐苏醒,武士们将其重新绳捆索绑,缚在龙柱之上。
    他晃晃悠悠来到阴间,早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在那里,就要将他绳捆索绑,万林连忙掏兜,习惯性的开了数张大额支票,一一递到鬼使手上。
    是官家的事情!咱大明刚刚换了新皇帝,锦衣卫厉害着呢,在县里县外折腾,主要就是对付流民!逮住以后,绳捆索绑,拳打脚踢,都不当人待,那些人,心黑着哩。
    没等刘闯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一群人从屋外冲进来,把他按倒在地上,绳捆索绑关进大牢。

    汉字详情

    shéng [sh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KJ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RLU
    四角: 26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动词

    (1)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形容词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

    kǔn [k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LSY
    五行:
    仓颉: QWD
    四角: 56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困声。本义:叩击使牢)

    (2) 同本义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赵歧注:“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3) 用绳、链或带子系、拴、扎紧

    贾蓉忍不得便骂了几句,叫人捆起来。——《红楼梦》

    (4) 又如:捆风(扯谎说瞎话);捆身子(内衣);捆行李;捆谷草;捆住手脚;把书捆起来

    量词

    捆扎在一起的东西,以便携带和搬运 。如:一捆柴禾

    英文翻译

    tie up; bind, truss up; bu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un3 [梅县腔] kun3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kwun3 [台湾四县腔] kun3 [客语拼音字汇] kun3

    宋本广韵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bǎng [bang]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DTB
    五行:
    仓颉: VMQJL
    四角: 27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邦声。古无此字。“绑”字出现于元、明之间。本义:捆,缚)

    (2) 同本义

    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三国演义》

    (3) 又如:绑扎所(军队在战地特设为伤员包扎、治疗的处所);绑缚(捆绑)

    (4) 绑票 。如:绑劫(绑架)

    英文翻译

    bind, tie,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