绱鞋
注音
ㄕㄤˋ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绱鞋
(1) 指把鞋底、鞋垫和鞋帮整合连缀在一起
英
词语解释
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姑小姐就把这双棉鞋緔好给他寄去。”《花城》1981年第3期:“她喂猪,叫猪娃儿咬了一口;她緔鞋,锥子戳到手上。”
引证解释
⒈ 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
引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姑小姐就把这双棉鞋緔好给他寄去。”
《花城》1981年第3期:“她喂猪,叫猪娃儿咬了一口;她緔鞋,锥子戳到手上。”
绱鞋的网络释义
绱鞋
绱鞋造句
一条生产线,流程是典型的传统手工衔接模式———合布、沿边、纳底、制帮、绱鞋、打楦、验收。
绱鞋铺的老板和冯春明家沾点亲,冯春明叫他二姨夫。
她绱鞋很快,一天能完成好几双布鞋。
我是在广播剧场里看马季表演的,那时,马季一句“绱鞋不使锥子——针”“狗撵鸭子——呱呱叫”把全场逗得人仰马翻。
一大早,内联升第四代传承人何凯英师傅的徒弟——蔡文科就来到马连道的内联升鞋厂,他上午的活儿是“缝绱鞋”,即缝合鞋面与鞋底。
麻经过泡又搓成麻绳,细的麻绳绱鞋纳鞋底用,剩下的麻秆就当柴火烧了。
晚饭后,毛蛋在地上玩弄着野鸡,大姐坐在灯下给宝娃绱鞋,母亲和二姐正在切萝卜片,母亲看了一眼宝娃说“快到窑里睡去。
“六八届”初中毕业的杜宝荣,因被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没能像同龄人那样上山下乡,而被分配到花市修绱鞋加工厂门市部当业务员。
‘绱鞋不用锥子——针好!’当即便把大家逗乐了。
天泰街,家不多,彩华鑫是绱鞋作。
走进北京市西城区,走进马连道西里小区内联升布鞋厂,音符般的叮叮当当声中,何凯英正在指导徒弟任晨阳勾勒鞋样儿,另一个徒弟蔡文科正在埋头绱鞋。
荷英被安排在大队服务组,专门绱鞋、补雨衣。
拧一会麻绳,蒋胡娃又开始绱鞋。
绱鞋的针码不仅要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的结合还要严合饱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鞋帮鞋底缝合成鞋 。如:绱鞋(即上鞋)
英文翻译
the piece of leather used for soles on Chinese shoes. a p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圭声。皮革鞋的材料。“圭、鞋”古音相近。本义:鞋子) 同本义
鞵,生革醍也。——《说文》。字亦作鞋
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说郛》引 唐· 留存《事始·鞋》
(2) 又如:鞋扇(鞋面);鞋脚(小妾第一次拜见长妻时所敬赠的见面礼:亲手做的针线活;也指鞋袜);鞋脚钱(跑腿钱);雨鞋;皮鞋;布鞋;鞋鞢(造鞋时所用的木制鞋型)
英文翻译
shoes, footwear in general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i2 he2 [客英字典] hai2 he2 [沙头角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陆丰腔] hai3 [宝安腔]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he2 [东莞腔] hai2 [梅县腔] hai2
◎ 潮州话:o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i2 he2 [客英字典] hai2 he2 [沙头角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陆丰腔] hai3 [宝安腔]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he2 [东莞腔] hai2 [梅县腔] hai2
◎ 潮州话: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㥟 | 戸佳 | 匣 | 佳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蟹 | 佳 | ɣiei | ghre/h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