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筋接骨

xù jīn jiē gǔ [xu jin jie gu]

词语释义

通过推拿等手法或其他方法,使损伤断裂的筋骨得以整复的治疗方法。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JNK
四角: 24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卖( )声。本义:连接起来,接上)

(2) 同本义

续,联也。——《说文》

续,继也。——《尔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赵王伦传》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韩非子·用人》

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儒林外史》

(3) 又如:续弦;续篇;续编

(4) 继续

岁时更续。——《周礼·巾车》

刑者不可复续。——《史记·扁仓传》

亡秦之续。——《史记·项羽本纪》

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三国志》

续发众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续终(继续到底);续续(相继不绝,连续不断);持续(延续不断)

(6) 继承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又如:续世(谓世代继承)

(8) 添,加 。如:续添(增加,后援);往灶里续柴;给客人续水;续短(补充不足);续寿(添寿)

(9) 妻子死后再娶

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 小芹一面,愿意续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0) 又如:续母(继母);续弦;续继(妻死再娶)

(11) 传递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淮南子·脩务》

(12) 后同于前,旧事重演

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国语》

(13) 又如:续约(当一个条约的时效将终,再拟一个条约,作为辅助性条款,用以延续正约的期限或补充正约的不足者,谓之)

英文翻译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