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影绘声

huì yǐng huì shēng [ hui ying hui sheng]
繁体 繪影繪聲
注音 ㄏㄨㄟˋ 一ㄥˇ ㄏㄨㄟˋ ㄕㄥ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绘影绘声 huìyǐng-huìshēng

(1) 叙述或描写人物事件深刻入微、生动逼真

a very vivid description true to like;very vivi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成语用法

绘影绘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引证解释

⒈ 同“绘声绘色”。

忧患馀生《<官场现形记>序》:“大圣人以教世为心,固不避宵小辈大奸慝之仇之也,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绘影绘声的国语词典

形容讲述或描摹事物,十分深刻入微、生动逼真。如:「他绘影绘声的讲述此次大陆之行的种种,使听者如身历其境、神游其中。」也作「绘声绘色」、「绘声绘影」。

绘影绘声的网络释义

绘影绘声

  • 绘影绘声,汉语词汇,最早出现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当中,可用作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 绘影绘声造句

    他讲起故事来绘影绘声,非常吸引人。
    他讲故事总是绘影绘声的,极其生动.
    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扑朔迷离和绘声绘影正是鬼故事所以流传的原因。
    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对极少数政府部门绘声绘影的腐败作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学长讲鬼故事时,绘声绘影,害得我们不寒而栗,几个人紧缩在一起。
    他绘声绘影地讲给我听。
    她常常绘声绘影的瞎掰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说明她的东西为什麽找不到了。
    ,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他讲故事总是绘影绘声的,极其生动。
    而她口中的讲述,也没有半点捏造与夸张的语气,真真切切,绘影绘声。
    这个问题,明朝人谈得很热闹,像《致身录》等书,写从亡诸臣及飘泊经过,绘影绘声,究竟可信程度有多少,这是很成为问题的。

    汉字详情

    huì [hu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F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OMI
    四角: 28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从糸( ,与线丝有关),会声。本义:五彩绣品) 同本义。也作“会”

    绘,会五采绣也。——《说文》

    杂彩曰绘。——《小尔雅·广训》

    山龙华虫作绘。——《虞书》

    (2) 又如:绘绚(彩绘绚丽)

    动词

    (1) 绘画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绘像祀之。——《明史》

    中绘殿阁。——《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3) 用言辞形容 。如:绘饰(描绘修饰)

    英文翻译

    draw, sketch, paint

    方言集汇

    ◎ 粤语:kui1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yǐng [ying]
    部首: 326
    笔画: 15
    五笔: JYI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AFHHH
    四角: 629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彡,景声。彡( 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 同本义

    影,形影。——《广韵》

    犹表之与影。——《吕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惭于影。——《淮南子·修务》

    (3)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诗·邶风·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两问于景。——《淮南子·道应》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大司徒》。释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 又如:影灯(点火取影的彩灯);影不离灯(紧密地连在一起);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影柱(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规、标准);影表(即圭表。为古代测度日影的天文仪器);影子花(影踪);影兆(踪影);影附(谓如影附形);影神(迷信谓人影有神灵主之,故称);影从(如影随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随);影影(身影);影踪(身影,踪迹);湖光塔影;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

    (5) 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毁神影,坏屋舍。——《南史》

    写了武松乡贯年甲,貌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水浒传》

    (6) 又如:影身(画像);影图(画像);影殿(寺庙中供奉神佛的殿堂);影室(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影神(指遗像;画像)

    (7) 照片 。如:合影;影集

    (8) 痕迹,某物经过后留下的一条线或踪迹 。如:影子花(影踪);影迹(踪迹;线索)

    动词

    (1) 遮蔽;遮盖 。如:影屏(门内做屏障用的屏风);影蔽(掩蔽;隐匿)

    (2) 影射 。如:影子语(含蓄影射的言语、议论);影带(犹影射)

    (3) 假冒

    虽有富户,或投名于势要,以求影庇。——《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4) 又如:影射(假冒他人字号、招牌;以假充真);影庇(将户籍或土地财产虚挂在权势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税收);影占(虚占人户或财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5) 隐藏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6) 又如:影着(隐着;藏着);影射(暗中耍手腕)

    (7) 照射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西游记》

    (8) 描摹;影印 。如: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

    (9) 晃动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水浒传》

    英文翻译

    shadow; image, reflection; photograph

    方言集汇

    ◎ 粤语:jeng2 ji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ng3 [海陆丰腔] rang3 [梅县腔] jang3 [沙头角腔] jang3 jang5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陆丰腔] jang3 [台湾四县腔] jang3 [宝安腔] jang3 [东莞腔] j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丙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ʔĭɐŋqiengx/yank
    huì [hu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F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OMI
    四角: 28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从糸( ,与线丝有关),会声。本义:五彩绣品) 同本义。也作“会”

    绘,会五采绣也。——《说文》

    杂彩曰绘。——《小尔雅·广训》

    山龙华虫作绘。——《虞书》

    (2) 又如:绘绚(彩绘绚丽)

    动词

    (1) 绘画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绘像祀之。——《明史》

    中绘殿阁。——《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3) 用言辞形容 。如:绘饰(描绘修饰)

    英文翻译

    draw, sketch, paint

    方言集汇

    ◎ 粤语:kui1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shēng [sheng]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N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AH
    四角: 4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耳,殸( 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4) 音乐;诗歌

    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

    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

    (6) 声望,声名(名声)

    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7) 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8) 口信;消息;传说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10) 声威;声势

    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11) 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12) 汉字的声调 。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13) 言语,口音

    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14) 又如:声嗽(言语)

    (15)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

    动词

    (1) 发声 。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2) 声称,宣扬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4) 吟咏;乐歌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5) 听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

    量词

    (1) 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英文翻译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