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舌

jié shé [ jie she]
繁体 結舌
注音 ㄐ一ㄝˊ ㄕㄜˊ

词语释义

结舌 jiéshé

(1)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tongue-tied

词语解释

  1. 不敢讲话。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李善 注引《慎子》:“臣下闭口,左右结舌。”《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 王章 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仁者结舌,智者侧目,积威之下,无可为力。”

  2. 犹结巴。

    林纾 《闽中新乐府·村先生》:“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説。”

引证解释

⒈ 不敢讲话。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李善注引《慎子》:“臣下闭口,左右结舌。”
《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续范亭《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仁者结舌,智者侧目,积威之下,无可为力。”

⒉ 犹结巴。

林纾《闽中新乐府·村先生》:“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説。”

结舌的国语词典

因恐惧或理屈智竭而说不出话来。

如:「他被人逼问得张嘴结舌,答不上话来。」

结舌的网络释义

结舌

  • 结舌,又名绊舌、连舌。由于舌系带短缩,舌尖受其牵绊,以致舌头转动伸缩不灵,妨碍吮乳。幼儿稍大,说话吐词不清。可用消毒钝头小剪刀将舌系带剪开,在剪口搽以枯矾水或龙胆紫,以收敛止血。切不可误伤舌体,以免发生出血不止。
  • 结舌造句

    他被突来的质疑问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他被张老师问得张口结舌。
    在事实面前,小王钳口结舌了。
    在我方一再追问下,对方理屈词穷,瞠目结舌了,场面十分尴尬。
    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辩论会上,小吴据理反驳,说得对方张口结舌。
    他的谎言被一个个揭穿了,他想解释,却张口结舌。
    那位妇女听说自己的丈夫涉嫌贪污受贿,一时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但有个强大的功能能令苹果迷们瞠目结舌。
    在大兴"文字狱"的封建时代,有识之士也只好钳口结舌,不置一词。
    让人瞠目结舌会带来购买欲吗?
    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这空中飞人的特技十分惊险,看得观众瞠目结舌。
    一向聪明伶俐的欧阳飞,一时张口结舌,没话可答了。
    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令大家瞠目结舌。
    他在众人的追问下,一时之间,张口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王荣上课精力不集中,所以老师提问他时,他瞠目结舌,不知所问。
    他这一席话说得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他所干的事让人瞠目结舌。
    证人钳口结舌,法官明白他是害怕遭到报复。

    汉字详情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

    shé [she]
    部首: 614
    笔画: 6
    五笔: TD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JR
    四角: 20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

    兑为口舌。——《易·说卦》

    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

    (4) 代指言语

    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

    (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

    (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英文翻译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si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t8 [陆丰腔] sat8 [台湾四县腔] sat7 set8 [客英字典] set8 [海陆丰腔] sat7 [梅县腔] shat8 [客语拼音字汇] sad6 sed6 [东莞腔] set8 [宝安腔] set8
    ◎ 潮州话:z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