绋絻
繁体
紼絻
注音
ㄈㄨˊ ㄨㄣˋ
词语释义
亦作'绋冕'。
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绋,通'芾'。
词语解释
亦作“ 紼冕 ”。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紼,通“ 芾 ”。
《逸周书·命训》:“以紼絻当天之福,以斧鉞当天之祸。”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紼冕崇丽,衡紞维新。”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 曾君 将之 杭 官,旅於 苏 ,尝登于 沧浪 之亭,览景四顾,慨然有弃紼冕相从之意,予始未以其言为信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紼冕”。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紼,通“芾”。
引《逸周书·命训》:“以紼絻当天之福,以斧鉞当天之祸。”
三国魏曹植《文帝诔》:“紼冕崇丽,衡紞维新。”
宋苏舜钦《浩然堂记》:“曾君将之杭官,旅於苏,尝登于沧浪之亭,览景四顾,慨然有弃紼冕相从之意,予始未以其言为信也。”
绋絻的网络释义
绋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乱丝
绋,乱丝也。从系,弗声。——《说文》。
(2) 大绳
绋纚维之。——《诗·小雅·采菽》
(3) 特指下葬时引柩入穴的绳索
绋者,所牵持棺者也。——《白虎通》
先君有所助执绋矣。——《左传·昭公三十年》
助葬必执绋。——《礼记·曲礼上》
(4) 通“韨”。蔽膝
绋者,蔽也,行以蔽前。…天子朱绋,诸侯赤绋。——《白虎通·绋冕》
(5) 通“绂”。系印章或佩玉的丝带。也代指官印
吉疾病, 上将使人加绋而封之。——《汉书·丙吉传》
(6) 又如:印绋(印章上的丝带);释绋(解开丝带)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rope attached to bi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丧服之一。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亦指用这种丧服
使太子絻,八人衰緻,伪自卫逆者。——《左传》。杜预注:“絻者,始发丧之服。”
(2) 吊丧人所执的绋(引棺索)
齐侯唁 公于野井。——《公羊传》。 汉· 何休注:“吊所执绋曰絻。”
(3) 通“冕(
)”。礼冠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荀子·哀公》
郊之麻絻。——《史记·礼书》
英文翻译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m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瞞 | 母官 | 明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