绂絻
繁体
紱絻
注音
ㄈㄨˊ ㄨㄣˋ
词语释义
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 2.比喻高官。
词语解释
见“ 紱冕 ”。
引证解释
⒈ 见“紱冕”。
绂絻的网络释义
绂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2) 同本义
降尊就卑,怀玺藏绂。——《文选·张衡·西京赋》
授单于印绂。——《汉书·匈奴传下》
(3)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
朱绂方来。——《易·困卦》
英文翻译
ribbon or cord used attach orna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丧服之一。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亦指用这种丧服
使太子絻,八人衰緻,伪自卫逆者。——《左传》。杜预注:“絻者,始发丧之服。”
(2) 吊丧人所执的绋(引棺索)
齐侯唁 公于野井。——《公羊传》。 汉· 何休注:“吊所执绋曰絻。”
(3) 通“冕(
)”。礼冠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荀子·哀公》
郊之麻絻。——《史记·礼书》
英文翻译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m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en1 mun6 [客英字典] mun5 [台湾四县腔] mien1 mun5 [梅县腔] m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瞞 | 母官 | 明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