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汉文帝 时, 周亚夫 为将军,屯军 细柳 。帝自劳军,至 细柳营 ,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 亚夫 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 亚夫 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 霸上 , 棘门 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 细柳营 。
细柳 ,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唐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 棠梨宫 里瞻龙衮, 细柳营 前著豹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纷纷将士愿移家, 细柳营 中起暮笳。”亦省作“ 细柳 ”。 南朝 陈 徐陵 《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太守表》:“自 甘泉 通水, 细柳 屯兵,旁带戎臣,颇同疆埸。”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已遣严兵营 细柳 ,更教长剑倚 扶桑 。” 清 毛师柱 《兵过》诗:“军容同 细柳 ,知不负君恩。”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细柳”。
引汉文帝时, 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 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 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细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 唐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棠梨宫里瞻龙衮, 细柳营前著豹裘。”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纷纷将士愿移家, 细柳营中起暮笳。”
南朝陈徐陵《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太守表》:“自甘泉通水, 细柳屯兵,旁带戎臣,颇同疆埸。”
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已遣严兵营细柳,更教长剑倚扶桑。”
清毛师柱《兵过》诗:“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
细柳营的国语词典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
细柳营的网络释义
细柳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声。系,细丝。本义:细小)(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宫,荧(
)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2) 同本义
营,币居也。——《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 桂馥义证:“营谓周垣。”
众目营方。——《五等论》。注:“布居也。”
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
(3) 围绕;缠绕
以朱丝营社。——《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
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汉书》
(4) 又如:营回(萦回,盘旋往复);营合(环绕合拢,形成包围圈);营周(循环);营绕(环绕)
(5) 扎营 。如:营屯(驻军营寨);营军(驻扎军队)
(6) 建造
尝加营葺。——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营作(建造);营宫(营建宫室);营饰(建筑装璜);营筑(建筑;修建);营缮(修缮,修建);营绘(营建绘饰)
(8) 经营
召伯营之。——《诗·小雅·黍苗》
如有营。——《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私营(私人经营);营市(经商)
(10) 测量;度量
营,度也。——《广雅》
圜测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11) 谋求
问我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计营谋不能脱。——《聊斋志异》。又如:营活(谋生);营己(谋求自己的利益);营内(为后宫谋利);营谋(谋求);营虑(操心);营图(图谋);营谋(为达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
(12) 供养;救助 。如:营奉(奉养,奉事);营恤(救济,抚恤);营视(看顾,照看);营济(救济);营赡(供养,赡养)
(13) 办理 。如:营干(办理;办理事情);营办(承办;筹办)
(14) 迷惑
精神乱营。——《淮南子·原道》
不足以营其精神。
则目不营于色。——《淮南子·本经》
所以营或耳目。——《汉书·刘向传》
(15) 又如:营勾(勾引;勾搭);营罔(迷惑、欺骗);营信(受迷惑而相信);营众(惑众)
(16) 耕作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
名词
(1) 军营,营寨
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出营立观。——《资治通鉴》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营防(营防及防御工事);营门(军营之门);营卫(军营的护卫);营壁(营垒)
(3) 军队 。如:营伍(军队的行列);营次(军队驻扎地);营妓(军中的官妓);营制(军队的编制);营帅(军队的统帅)
(4) 军队编制的一级,主要由一个司令部和两个以上的连、炮兵连或类似单位组成
营哨各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营长;营副
(5) 司令部;企业的总部或总店 。如:大本营
(6) 常常远离城市市区的临时性的隐蔽处、住处或驻扎处 。如:夏令营;集中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n5(iâⁿ) , 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