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绅,大带;緌,冠带之末梢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
宋 陆游 《光宗册宝贺太皇太后笺》:“绅緌杂遝,遥瞻济济之贺班。” 宋 陆游 《谢洪丞相启》:“尝厠迹于绅緌。”
引证解释
⒈ 绅,大带;緌,冠带之末梢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
引宋陆游《光宗册宝贺太皇太后笺》:“绅緌杂遝,遥瞻济济之贺班。”
宋陆游《谢洪丞相启》:“尝厠迹于绅緌。”
绅緌的网络释义
绅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申声。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2) 同本义
绅,大带也。——《说文》
绅,带也。——《广雅》。按,大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
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
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示敬谨自约整也。——《白虎通》
端哔绅。——《礼记·内则》。注:“大带所以自绅约也。”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绅笏(大带与笏板);绅带(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绅緌(绅,大带;緌冠带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绅冕(腰带和冠。借指士大夫)
(4) 旧指地方上有地位权势的人物或他们所属的阶级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两家绅衿共一百四五十人,一同到祠堂口迎接当事。——《儒林外史》
(5) 又如:官绅;土豪劣绅;乡绅(指地方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绅宦(泛称官员);绅民(绅士自称;绅士与民众);绅商(绅士和商人);绅董(绅士和董士);绅衿(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
动词
(1) 束上带子,佩大带
绅之束之。——《韩非子·外储》
(2) 又如:绅束(约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缨子
緌,系冠缨也。——《说文》。谓缨之垂者。
丧冠不緌。——《礼记·檀弓》
(2)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冠緌缨。——《礼记·内则》。孔颖达疏:“结缨颌下以固冠,结之余者,散而下垂,谓之緌。”
(3) 似缨饰的下垂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唐· 虞世南《蝉》
(4) 古指有虞氏旌旗,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 。如:緌章(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用以别贵贱);緌旌(垂旒舒展的旗幡)
动词
(1) 系结
蹑履緌冠。——宋·佚名《沁园春·寿东屏》
(2) 继续
緌,继也。——《尔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i1 [客英字典] sui1 [台湾四县腔] sui1 [梅县腔] s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蕤 | 儒隹 | 日 | 脂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njyi/rvi | nʑ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