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
《孔子家语·五仪解》:“然则章甫、絇履、绅带、搢笏者,皆贤人也。”《后汉书·第五伦传》:“刻著五臧,书诸绅带。”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
引《孔子家语·五仪解》:“然则章甫、絇履、绅带、搢笏者,皆贤人也。”
《后汉书·第五伦传》:“刻著五臧,书诸绅带。”
绅带的网络释义
绅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申声。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2) 同本义
绅,大带也。——《说文》
绅,带也。——《广雅》。按,大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
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
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示敬谨自约整也。——《白虎通》
端哔绅。——《礼记·内则》。注:“大带所以自绅约也。”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绅笏(大带与笏板);绅带(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绅緌(绅,大带;緌冠带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绅冕(腰带和冠。借指士大夫)
(4) 旧指地方上有地位权势的人物或他们所属的阶级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两家绅衿共一百四五十人,一同到祠堂口迎接当事。——《儒林外史》
(5) 又如:官绅;土豪劣绅;乡绅(指地方上有权势有地位的人);绅宦(泛称官员);绅民(绅士自称;绅士与民众);绅商(绅士和商人);绅董(绅士和董士);绅衿(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
动词
(1) 束上带子,佩大带
绅之束之。——《韩非子·外储》
(2) 又如:绅束(约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3)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4)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裤带;鞋带
(6)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如:温带
(7)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8)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9) 轮胎 。如:车带;里带;外带
(10) 妇科病名 。如:白带;赤带
动词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3)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5) 抚养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6) 引导某人或某物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7)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8)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如:带叶子的橘子
(1)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2)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u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