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

nà rù [na ru]
繁体 納入
注音 ㄋㄚˋ ㄖ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纳入 nàrù

(1) 归入。多用于抽象事物

纳入国家计划
bring into

(2) 偷偷地或没有根据地引入或插入

把主航道我方一侧大片领土纳入了他们的版图
foist into

引证解释

⒈ 放进;归入。

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东西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尽纳入两个虚字中,此何等神力!”
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声音表现者须将诗文内容所要求的强调,一一纳入那节奏形式所规定的部位。”

纳入的国语词典

放进、归入。

如:「此项提议将纳入下次讨论的议案中。」

纳入的网络释义

纳入

  • 纳入,归入。多用于抽象事物。
  • 纳入造句

    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想不到他会假公济私,将募款纳入私囊。
    啊,大海,你将万千溪流纳入你宽广的胸怀。
    我要把全世界的女人通通纳入我的后宫。
    促使干部管理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妈妈,全都被你纳入心胸。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行为正逐步全面纳入法制轨道。
    该馆挑选一些来自政府和私人深具保留价值的档案,纳入库藏,加以保存。
    随着地籍测绘成果的不断纳入,电子地籍图库作为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基础图库系统的基础,将实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基础图库系统数据的不断更。
    他们的工作将建立在医学杂志编辑国际委员会的要求基础上,也就是医学临床试验在有第一个参与者纳入之前必须公开的注册成功。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共同条令,把学习新共同条令纳入教育训练、各类培训和检查考核之中。
    其中一门是针对中学生的地球物理学课程,该课程把海洋学内容纳入了教学大纲。
    你的建议将纳入计划。
    父爱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中近东地区实施双轨外交,对土耳其亚洲领土做出了互为矛盾的承诺,试图将法国和阿拉伯王公都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
    从心理学上而言,要想融入一个群体,让人接受你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没有什么比作一个优秀的聆听者,激发人的讲述欲望更好的方法,每个人在讲述自己的光荣过去时,会自然而然地将诚心聆听的人视为知己,将对方纳入自己人的范畴。青青的悠然。
    你知道今年足球也被纳入体育考试项目了吗?
    若能将其纳入其他神兵之中,日久天长,这件神兵也会通灵,威能大增。
    把减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以调解为代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应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汉字详情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