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纱厨 ”。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唐 司空图 《王官》诗之二:“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幮。”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元 张可久 《卖花声·夏》曲:“纱幮籐簟,旋篘新酿,乐陶陶浅斟低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书室三楹,东一室隔以纱厨。”《红楼梦》第四十回:“ 李紈 、 凤姐 之几设於三层槛、二层纱厨之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纱厨”。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引唐司空图《王官》诗之二:“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幮。”
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元张可久《卖花声·夏》曲:“纱幮籐簟,旋篘新酿,乐陶陶浅斟低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书室三楹,东一室隔以纱厨。”
《红楼梦》第四十回:“李紈、凤姐之几设於三层槛、二层纱厨之外。”
纱幮的网络释义
纱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糸(
),从少。本义:轻细的绢)(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
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
(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
(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
(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
(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ê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一种似橱形的帏帐
幮,帐也,似厨形也。——陆该《字林》
青山掩障碧纱幮。——王建《赠王处士诗》
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幮。——唐· 司空图《王官》之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2 [客英字典] chu2 [海陆丰腔] chu2 [梅县腔] ch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廚 | 直誅 | 澄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dryo/d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