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幔

shā màn [ sha man]
繁体 紗幔
注音 ㄕㄚ ㄇㄢˋ

词语释义

即纱帐。

词语解释

  1. 即纱帐。

    《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 苻坚 ﹞於是就 宋氏 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絳纱幔而受业。”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分明不是,山重水叠,几痕纱幔。”参见“ 纱帐 ”。

引证解释

⒈ 即纱帐。参见“纱帐”。

《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苻坚﹞於是就宋氏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絳纱幔而受业。”
清龚自珍《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分明不是,山重水叠,几痕纱幔。”

纱幔的网络释义

纱幔

  • 纱幔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即纱帐。
  • 汉字详情

    shā [sh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FH
    四角: 29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糸( ),从少。本义:轻细的绢)

    (2)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汉· 王充《论衡》

    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红楼梦》

    (3) 又如:纱元(纸制的纱缎和元宝;祭品);纱绢(细薄丝织品的通称;纱手帕);纱罗(轻软细薄的丝织品的通称);纱笼中人(喻命中富贵,可官至宰相)

    (4) 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 。如:棉纱;纱厂(棉纺工厂)

    (5) 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唐·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

    (6) 又如:纱帐(纱制帐幕);纱屉子(纱窗。旧时的窗户分两层,里面一层多用纱糊,透明,通气);纱帷(即纱帐);纱幌(纱制窗帘);乔其纱;泡泡纱;纱窗(蒙纱的窗户);纱罩(蒙纱的灯罩;蒙纱的防蝇罩;煤气灯上的主要附件)

    英文翻译

    gauze, thin silk; yarn, th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潮州话:sê1

    宋本广韵

    màn [man]
    部首: 318
    笔画: 14
    五笔: MHJC
    五行:
    仓颉: LBAWE
    四角: 46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曼声。巾,丝麻织品。本义:帐幕,帐幔)

    (2) 同本义

    幔,幕也…蔽在上曰幔,在旁曰帷。——《说文》

    幔幕帷盖,三军之用。——《墨子·非攻》

    (3) 又如:幔亭(张挂帐幕围成的亭子);幔屋(帐篷);幔幕,幔帷,幔城(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幔室(用帷幕围成的房间)

    (4) 以布帛制成,遮蔽门窗等用的帘子

    乘幔不举。——《国语·晋语》。注:“幔,车无文也。”

    (5) 又如:幔子

    (6) 指古时酒店的招子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唐· 王建《宫前早春》

    英文翻译

    curtain, screen, 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5 [海陆丰腔] man6 [梅县腔] man5 [东莞腔] man3 [客语拼音字汇] man4 [台湾四县腔] man5 [宝安腔] man3
    ◎ 潮州话:bhuang6(buăng) [潮州]bhuêng6(buĕ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半去聲合口一等muanh/muannm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