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钧

chún jūn [ chun jun]
繁体 純鈞
注音 ㄔㄨㄣˊ ㄐㄨㄣ

词语释义

1.亦称"纯钩"。亦称"纯钩"。 2.古宝剑名。 3.泛指剑。

词语解释

  1. 亦称“ 纯鉤 ”。亦称“ 纯钩 ”。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鉤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文选·左思<吴都赋>》:“ 吴 钩 越 棘,纯钧湛卢。” 刘良 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鉤之劲不就。”

  2. 泛指剑。

    明 王世贞 《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纯鉤”。亦称“纯钩”。

⒉ 古宝剑名。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鉤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
《文选·左思<吴都赋>》:“吴钩越棘,纯钧湛卢。”
刘良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鉤之劲不就。”

⒊ 泛指剑。

明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吴伟业《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
《天雨花》第二六回:“左公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

纯钧的网络释义

纯钧 (传说中十大名剑之一)

  • 纯钧,亦名“纯钩”,十大名剑之一。纯钧被称为“尊贵无双之剑”。是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
  • 汉字详情

    chún [chun]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G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PU
    四角: 25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屯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纯,丝也。——《说文》

    纯衣。——《仪礼·士冠礼》

    被我纯缋。——《法言·孝至》

    (3) 又如:纯衣(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

    (4) 同一颜色的丝织品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王先谦补注:官本“醇”作“纯”,是

    形容词

    (1) 纯正,纯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瑋、 董允等,此皆忠臣?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不设色之画,其感人也,纯以形式及笔势。——蔡元培《图画》

    (2) 又如:纯固(品行纯粹坚定);纯素(纯粹而不杂;纯朴);纯德(纯粹的德行);纯儒(品行纯粹的儒者)

    (3) 美;善

    纯,文也。纯,好也。——《方言》十三

    贵纯之道也。——《礼记·郊特牲》

    (4) 又如:纯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纯吏(忠纯爱民的官吏);纯渥(纯朴笃厚)

    (5) 大

    文王之德之纯。——《诗·周颂·维天之命》

    (6) 又如:纯嘏(大福);纯国(大国);纯德(大德)

    (7) 纯净,不含杂质 。如:纯水

    (8) 熟练 。如:工夫不纯

    (9) 专一

    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国语·周语》

    (10) 质朴

    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

    (11) 又如:纯臣(忠纯笃实之臣);纯悫(纯朴诚实)

    副词

    (1) 皆,都——表示范围 。如:纯钢(全钢);纯美(纯真完美);纯仁(至仁);纯全(完全)

    (2) 单,只 。如:纯用

    英文翻译

    pure, clean, simpl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宋本广韵

    jūn [jun]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PIM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容词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英文翻译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