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菌

chūn jūn [ chun jun]
注音 ㄔㄨㄣ ㄐㄨㄣ

词语释义

大椿与朝菌。二者生命长短殊异。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词语解释

  1. 大椿与朝菌。二者生命长短殊异。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繫风之论难尽,未尝留意於死生,岂復稍论於椿菌。”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菌之性,何其辽哉!”菌,一本作“ 囷 ”。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引证解释

⒈ 菌,一本作“囷”。

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繫风之论难尽,未尝留意於死生,岂復稍论於椿菌。”
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菌之性,何其辽哉!”
唐崔元略《赠毛仙翁》诗:“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椿菌的网络释义

椿菌

  • 椿菌,读音为chūn jū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大椿与朝菌。
  • 汉字详情

    chūn [chun]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DWJ
    五行:
    吉凶:
    仓颉: DQKA
    四角: 459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春声。本义:木名。指大椿。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后因以喻父。如:椿年)

    (2) 同本义

    上古有大椿者。——《庄子·逍遥游》。司马注:“椿木一名橓。”

    (3) 因其长寿,后用来形容高龄。亦用以指父亲。如:椿年(椿树的年龄。比喻长寿);椿龄(祝人寿考之词);椿寿(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

    (4) 即香椿 ,一种楝科落叶乔木。叶有特殊气味,花芳香,嫩芽可作菜食,木材通直,是造船、建筑材料,种子椭圆形,一端有膜质长翅,可榨油,根、皮及果可入药。如:椿芽(香椿的嫩芽,甘美可食);椿皮(香椿的树皮)

    英文翻译

    father; a plant with white flowers

    方言集汇

    ◎ 粤语:ceo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1 [梅县腔] chun1 [海陆丰腔] chun1 [客英字典] chun1 [宝安腔]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陆丰腔] chun3 ch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椿丑倫平聲合口三等ţʰĭuĕnthryn/thvin
    jūn,jùn [ju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LTU
    五行:
    仓颉: TWHD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2) 组成裂殖菌纲的一大类微小植物中的任一种 。如:细菌

    (3) 另见 jùn

    jùn

    名词

    (1) (形声。从艸,囷( qūn)声。本义: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同本义 。如:菌芝(即灵芝);菌阁(形如菌状之阁);菌蟪(朝菌和蟪蛄);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

    (2) 另见 jūn

    英文翻译

    mushroom; germ, microb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iun3 [客英字典] kiun2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宝安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iun2 kiun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东莞腔] k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殞眞B合上聲合口三等眞Bgynx/gwyyngʰĭw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