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大福。
《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朱熹 集传:“嘏,福;湛,乐也。” 唐 张说 《杨君碑》:“公禀纯嘏之粹灵,渐轨物之名教。” 明 徐渭 《鲍府君醮科》之三:“尊罍在手,再挹流黄,祝史陈辞,承熙纯嘏。”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与二弟同增纯嘏,并享遐龄。”
引证解释
⒈ 大福。
引《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朱熹集传:“嘏,福;湛,乐也。”
唐张说《杨君碑》:“公禀纯嘏之粹灵,渐轨物之名教。”
明徐渭《鲍府君醮科》之三:“尊罍在手,再挹流黄,祝史陈辞,承熙纯嘏。”
清李渔《蜃中楼·献寿》:“与二弟同增纯嘏,并享遐龄。”
纯嘏的国语词典
大福。
纯嘏的网络释义
纯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屯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蚕丝)(2) 同本义
纯,丝也。——《说文》
纯衣。——《仪礼·士冠礼》
被我纯缋。——《法言·孝至》
(3) 又如:纯衣(古时士的祭服,以丝为之)
(4) 同一颜色的丝织品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王先谦补注:官本“醇”作“纯”,是
形容词
(1) 纯正,纯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瑋、 董允等,此皆忠臣?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不设色之画,其感人也,纯以形式及笔势。——蔡元培《图画》
(2) 又如:纯固(品行纯粹坚定);纯素(纯粹而不杂;纯朴);纯德(纯粹的德行);纯儒(品行纯粹的儒者)
(3) 美;善
纯,文也。纯,好也。——《方言》十三
贵纯之道也。——《礼记·郊特牲》
(4) 又如:纯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纯吏(忠纯爱民的官吏);纯渥(纯朴笃厚)
(5) 大
文王之德之纯。——《诗·周颂·维天之命》
(6) 又如:纯嘏(大福);纯国(大国);纯德(大德)
(7) 纯净,不含杂质 。如:纯水
(8) 熟练 。如:工夫不纯
(9) 专一
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国语·周语》
(10) 质朴
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
(11) 又如:纯臣(忠纯笃实之臣);纯悫(纯朴诚实)
副词
(1) 皆,都——表示范围 。如:纯钢(全钢);纯美(纯真完美);纯仁(至仁);纯全(完全)
(2) 单,只 。如:纯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ǔ
动词
(1) 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礼运》
(2) 又如:嘏辞
名词
(1) 福
锡尔纯嘏,子孙甚湛。——《诗·小雅·宾之初筵》
(2) 指寿辰
后藏 班禅喇嘛以四十六年来朝 高宗七旬嘏。—— 清· 魏源《圣武记》
形容词
大
惟命天子,不爱牲玉,礼仪具备,神降嘏福。——明· 杨慎《江祀记》
jiǎ
“嘏”
的又音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檟 | 古疋 | 見 | 麻二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ka | krax/ke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