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
词语释义
春日的山谷。
词语解释
春日的山谷。
唐 杜甫 《登牛头山亭子》诗:“江城孤照日,春谷远含风。” 唐 刘沧 《龙门留别道友》诗:“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潮州 韩文公祠 有异木,世传 退之 手植。去祠十数步,种之輒死。有题 文公祠 者,云‘ 韩 木有情春谷暖,鱷鱼无种海潭清’者是也。”
引证解释
⒈ 春日的山谷。
引唐杜甫《登牛头山亭子》诗:“江城孤照日,春谷远含风。”
唐刘沧《龙门留别道友》诗:“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潮州韩文公祠有异木,世传退之手植。去祠十数步,种之輒死。有题文公祠者,云‘ 韩木有情春谷暖,鱷鱼无种海潭清’者是也。”
春谷的网络释义
春谷
春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 同本义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3) 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
(4) 男女情欲
有女怀春。——《诗·召南·野有死麕》
(5) 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奋药剂的线。淫秽物品)
(6) 指草木生长;花开放。常喻生机 。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春条的末稍);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
(7) 唐人呼酒为春 。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8) 泛指一年
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9) 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
(10) 春色;喜色 。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
(11)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 。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n1 [海陆丰腔] chun1 [客英字典] chun1 [陆丰腔] chun1 [东莞腔] cun1 [宝安腔]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沙头角腔] cun1 [台湾四县腔] c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春 | 昌脣 | 昌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tɕʰĭuĕn | chjyn/tcvin |
详细解释
gǔ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2) 同本义
水注谿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谿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4)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说文》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 清· 姚鼐《惜抱轩全集》卷十四
(5) 又如:谷饮(汲谷水而饮);谷泉(山谷间所出的泉水)
(6) 泛指水流
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
(7) 水流会聚的地方 。如:谷王(江海的别名。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称)
(8) 井中容水之处 。如:谷鲋(指井中蛤蟆)
(9) 中医学名词 。如:谷谿(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谷道(指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肛门)
(10) 古代道家用语 。如:谷牝(犹谷神)
(11) 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如:谷董羹(一种杂煮的饮食);五谷(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百谷(粮食的总称)
(12) 通“鞫”。困穷 。引申为困境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诗·大雅·桑柔》
(13) 又如:进退维谷(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14) 姓。如:谷那(复姓)
名词
(1) 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说文》。百谷者,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也。”
五至,以谷俱来。——《书·太古誓》。郑注:“盖牟麦也。”
亟(同“急”)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 又如:五谷;谷田;谷人(农夫);谷入(禾稼的收获);谷土(耕地);谷芒(禾谷的芒刺);谷道(古代方士不吃五谷,以求长生不老的道术)
(3) 粟的北方俗称 。如:谷草
(4) 即稻谷。未脱壳的水稻的子实
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多收了三五斗》
(5) 另见
yù
(1) ——“吐谷浑”(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k7 [陆丰腔] guk7 [沙头角腔] guk7 [宝安腔] g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梅县腔] guk8 [客英字典] kwuk7 [客语拼音字汇] gug5 [东莞腔] g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穀 | 古禄 | 見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kuk | k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