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纤细和丰腴。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穠中度,举止闲冶,如 汉武帝 李夫人 。”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梅梅柳柳鬭纤穠。乱山中,为谁容?” 明 徐渭 《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 飞燕 玉环 ,纎穠县絶。”
盛美貌。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 会稽 陶允嘉 《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 碧云 称纤穠。’”
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 杜 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 韦应物 、 柳宗元 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指浮华的风格。
明 屠隆 《文论》:“《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絶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穠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
引证解释
⒈ 纤细和丰腴。
引唐陈鸿《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穠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
宋辛弃疾《江神子·和人韵》词:“梅梅柳柳鬭纤穠。乱山中,为谁容?”
明徐渭《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飞燕玉环,纎穠县絶。”
⒉ 盛美貌。
引宋王安石《灵山寺》诗:“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碧云寺》:“会稽陶允嘉《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穠。’”
⒊ 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
引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⒋ 指浮华的风格。
引明屠隆《文论》:“《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絶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穠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
纤秾的网络释义
纤秾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
纤秾 (汉语词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农声。本义:花木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秾,花木厚。——《广韵》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 李白《清平调》
(3) 又如:秾李(繁盛的李花);秾秀(繁花);秾花(盛开的花);秾华(繁盛艳丽的花朵);秾密(花木繁多茂密);秾茂(繁盛浓密);秾繁(浓密繁盛)
(4) 艳丽;华丽
看婿颜美玉,妇色秾桃。——明· 杨珽《龙膏记·偿缘》
(5) 又如:秾秀(艳丽秀美);秾纤(艳丽纤巧);秾丽(艳丽);秾致(浓艳致密);秾秾(艳美的样子);秾饰(浓妆;盛装);秾桃(艳美的桃花);秾李(华美的李花);秾花(美艳丰腴)
(6) 丰硕;丰满;肥大;肥胖
秾不短,纤不长。——宋玉《神女赋》
(7) 又如:秾纤(肥瘦)
(8) 浓;深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苏轼《瑞香花》
(9) 又如:秾芳(浓郁的芳香);秾郁(浓厚;盛美)